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768|回复: 13

[耳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5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到上一位朋友寄来的德邦快递,第二天晚上便开始试听。为了郑重其事,我拿出了手上仅存的三副耳机,精心挑选了九张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唱片准备试听。

1299524151.jpg

老当益壮的K240M、K601和HD650。

489713638.jpg


由左到右从上到下:基辛演奏莫扎特钢琴协奏曲(钢琴独奏、协奏);穆特卡爷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独奏、协奏);舒伯特弦乐四重奏(室内乐,考验乐器定位);香港爵士女歌手胡琳小姐翻唱四大天王金曲(口水碟);玉置浩二(男声);花姐《猎人》(女声、氛围感、空气感);2012香港展试听碟(爆棚);卡米罗先生创作并演奏钢琴的爵士三重奏(速度感、低频力度);Norah Jones小姐的《not too late》(口水碟)。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说其他设备。父亲的stello 的cdt100 光头老化正在维修师傅处更换,他就抢走了我的840C,我只能用CEC 3300R顶着;DAC是MX+;那些大小红酒木盒是DIY的地盒,分别接在了CD机、DAC上。试听也用了一下黑胶系统(阿玛尼LP12),但是感觉风格不喜欢,没有细听。旁边的电脑是DIY的CAS,这次没有使用。

信号线清一色用Belden 8408和佳耐美F10 DIY的,电源线清一色用荷包头尾和美国COLEMAN散线DIY的。

都是低端货色,勿见怪  我不发烧。

1982353743.jpg

接好信号线和电源线,搬好凳子泡好茶,一切准备就绪,开机,插上耳机,按下播放键。

耶?

没有声音的?难道出问题了?
发表于 2016-8-25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因為耳放有防衝擊預熱保護線路。

謝謝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拔了电源线,再次看看这个机器,发现后面还有一档开关,本以为后面的开关是“power”,前面的是“standby”。再试一次,还是没有声音,灯不亮。

赶紧掏出手机上论坛(这里吐槽一下,苹果5S手机上立体声论坛真是个灾难,字太小了太难点了,强烈建议众筹开发一个app),翻看巡回试听的帖子。原来玩家耳放有延时保护的设计,过了大概5秒才能正常启动。另外背面的开关是调整增益,颇有意思的设计。
 楼主| 发表于 2016-8-26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上场耳机的是三个老年运动员中相对更全面的HD650,这也是我平时听的最多的耳机了。

放上基辛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音乐从耳机里响起,先测试两个不同的增益档位。毫无疑问,在dac是mx+这种比较“锋利”、条线清楚的“清爽型”前端下,无论是HD650、K601或者K240m,低增益的一档更加适合,高增益档明显太冲、太暴躁了。

第一乐章完毕,我在纸上写下的第一句话是:工整,大场面不乱。

亮点是高音部分,乐队提琴组绵密,空气感十足,有点类似胆机的特点。三频衔接流畅。低音部分延伸不是太足,和音箱比起来缺乏弹性,依然存在650被人长期诟病的“慢”、“肥”的缺点。音场宽度表现不错,但稍微缺乏纵深。

在整部作品结束后,我replay了一次。在热机run-in半小时后,整体控制力有不俗提升,特别是低音的Q感上来了一些,这种变化和erika冷机热机的差别非常相似。可以说,run-in后的这种表现对于我来说,足够安心欣赏音乐了,对于定价克制的平民化作品,高端机器(最高端的我只听过8pr+HD600和8pk+K1000)那种强大的控制力,其实真是不能强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6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CD换上了舒伯特那张弦乐四重奏。这张CD在家里众多EMI的CD中属于比较特别的偏亮的那种类型,但是四把琴的定位非常清晰,而且厅堂感十足。我换上了K601号选手试听。

大学二年级时候接到的一支二手k240m,开启了我的发烧路。akg那种强调中间的特性对表现弦乐非常合适,也对我的胃口。从那起,我就成为了akg的脑残粉,以至于现在在各个音响论坛上还使用着akg logo作为头像。

240m之后,入手过k501,然后是k601和k701。240m有“情怀”加持,一直保留至今;k501偏科太严重了,而且那个耳罩太硬了实在是不舒服,持有一年以后就出掉了(讲真现在挺后悔的);K701为了尝试前期后期编号的差别,买过两次,但因为觉得akg的特点体现得没有k601明显,也出过两次。最后留下了k601。

玩家耳放加持下的k601,和erika相比,音场显得不够宽。另外一个差别是音量比较小的那些片段里对每把琴的细节表现稍微欠缺。举个例子,某个片段里,同样音量下,erika+601可以清晰听到大提琴沙沙的弓摩擦琴弦的声音,但玩家耳放+601听不到,我调大音量,就会太吵(erika的话也会)。

优点呢?没错,还是足够的空气感。那种“弓已停、声未绝”的感觉,太舒服了。
发表于 2016-8-27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让人又想起勃总。
发表于 2016-8-28 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寫得好!一千多塊錢的耳放,能這樣認真對待,也只有對勃總和玩家耳放先生有情義的人才會這樣做了。

謝謝
 楼主| 发表于 2016-8-29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该是校长最爱的之一:花姐《猎人》上场了。

又要说会刚入门时候,最喜欢用k240m听蔡琴、邓丽君之类的女声了,那种醇厚的中频除了舒服、没有齿音外,还有一种独特的昏暗的金色的味道,那种感觉有点类似k240m两边金色的铭牌。

慢慢的接触多了,越来越把关注点放在了“怎么都炸不出足够的低频”上面来了(这应该是“发烧”的副作用了)。无论是solo、erika还是玩家耳放,都没法使k240m这个倔强的低频出来,《some》的出彩之处免不了要打折扣。

相对来说,k601在玩家耳放加持下,除了中频突出这个优势得以保留以外,低频量感明显更多一些,于是《some》一曲的氛围感更加强烈。花姐大概在我正前方2米的地方演唱,口型大小也合适。 要说出彩之处,玩家耳放是真没有,但是一张《猎人》一个多小时的聆听非常快就过去了,感觉一点也不累。

这其实就是一个优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立体声 ( 辽ICP备11019170号-1 )

GMT+8, 2024-4-19 07:01 , Processed in 0.07272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