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chrisalex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聚会] 中國立體聲撰稿組 七月懷舊特輯 —— 我們這二十年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22-7-17 21:55 | 只看该作者
Wadia 9解碼是電源分體設計,在挖鋁而成的電源內部機箱裡有一大兩小三個變壓器所形成的三組獨立穩壓電源級,分別給左右聲道模擬及整機數字部分供電,需要注意的是,現代頂級音源廠商,一般是轉盤部分比解碼貴,比如DCS Vivaldi轉盤貴過解碼,但Wadia 9解碼比7轉盤更貴,為什麼這樣設定,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因為9這台解碼投入太多太過超級

既然這麼超級,坊間一定多人用吧?恰恰相反,Wadia 9很少出現二手,單獨售賣更是罕見,理由是它只有三組玻璃光纖輸入,沒有諸如塑料光纖、同軸、AES/EBU之類的老百姓數碼接口,廠家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轉為Wadia 7轉盤搭配的,其他搭載玻璃光纖輸出的Wadia轉盤可以用,但其他品牌基本不能配,這也大大制約了Wadia 9在市場上的流動性,要說這套產品聲音怎麼樣,最近一次聆聽是在上海發燒友蘭花朱先生家裡,他從Wadia 2000升級到7+9系統,聽到其鳴放後的感受,與當時日本《Stereo Sound》雜誌的評論一致:完全不像數字機,模擬味十足,超強密度感,穩定而動力十足

32#
 楼主| 发表于 2022-7-17 21:56 | 只看该作者
Jeff Rowland

美國放大器品牌Jeff Rowland全稱叫Jeff Rowland Design Group(JRDG),總裁是Jeff Rowland先生本人,他也是壓上自己一世英名的以個人名字為品牌的音響企業,公司坐落於科羅拉多Springs,1983年最初成立公司時叫做Rowland Research,後來改為現在的名字,理由是避免與日本電子樂器廠商Roland造成不必要的商標混淆

Jeff Rowland先生是出了名的業界高個子,人很文靜,開設JRDG之前在著名的開盤機企業Ampex公司任職,他所追求的終極目標是:寂靜的再現!也就是說,寂靜中聲音清晰再現,寂靜中聲音再次消失,所有音樂,必須呈現出非常明顯的寂靜感。所以JR先生在所有對功放施加的細節處理裡,尤其關注對機器振動的消除以及寂靜感的重現,比如使用Jensen製輸入變壓器以及採用表面貼片安裝縮小線路板面積等手段,所以當時JRDG前後級產品在聽感上,就是比其他功放更為寧靜,更為通透,更為有色彩感,這個感受至今都存在,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Model 9四分體後級放大器

33#
 楼主| 发表于 2022-7-17 21:57 | 只看该作者
Model 9是後續機型DC9(電池驅動版本), Model 9T(電源部改進,功率輸出增至350W),Model 9Ti(開關電源搭載,表面安裝使線路板小型化),,Model 9Ti HC(高功率輸出版本)等的母機,1992年誕生的Model 9在當年成為龐然大物,單聲道之餘還要將每個聲道的電源部分體,形成了一模一樣尺寸大小的四分體,這與另一個同時代作品Cello Performance II是相同設計理念,請注意,本機的輸出功率只有300W,和現在動不動就1上千瓦輸出的晶體管機不好比,但其驅動力和控制力在當年是一等一級別,與強調電源重整的Mark Levinson No.33塔型後級在同一話題圈

猶如波浪一般優美獨特的鋁合金前面板風格設計,是從本機開始的,在Model 9之前,JRDG作品是一塊平整鋁合金面板,不管是金色還是音色或黑色,從Model 9之後幾乎所有JRDG機種都採用了波浪紋面板,本機的另一個特徵是變壓器與電容的固定方式,在電源變壓器與電容外部使用鋁合金加固後用連桿與箱體前後面板連接,將震動傳遞到巨型鋁合金箱體上,保證內部震動消除,另外一個您可能忽略的點,就是Model 9的箱體橫縱比是黃金比例的,據說這樣更不容易引起機械共振,進而在散熱片葉片厚度及相互距離中也引入了黃金比例計算,這是Jeff Rowland好友Cardas Audio線材主事人George Cardas先生提出並用在自家線材裡的理論,在科羅拉多的不少音響企業也照做,除了JRDG還有Ayre

34#
 楼主| 发表于 2022-7-17 21:58 | 只看该作者
Martin Logan

講完音源和放大器,第三個要介紹的是外觀令人聯想到聲音透明度的透明振膜揚聲器Martin Logan,兩位創始人Gayle Martin Sanders與Ron Logan Sutherland為了解決當時靜電揚聲器的不足:體積很大卻很難驅動,同時還缺少低頻的問題,進而在1979年開始合作研發新型靜電揚聲器。這兩人一個是廣告業務專長,一個是電氣設計專長,他們最早的原型機叫CLS,不過今天我要要介紹的,是90年代末的混血型旗艦揚聲器Statement Evolution 2,為什麼會記得它,因為它像Infinity IRS V一樣高聳如雲龐然大物,甚至連當年的Krell主事人大Dan也對這對分體揚聲器愛不釋手

Statement Evolution 2與Infinity IRS V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同時被稱為能夠完全展現低頻域動態的揚聲器,但前者更傾向中高頻的延伸,後者更強調低頻的不壓縮。本機採用透明靜電振膜為最大特點,縱長型塔狀外觀,每邊都有三組揚聲器,首先是負責重點全音域200-25KHz的靜電振膜;然後是最狹長的,負責60-200Hz的八個8英寸豎直低音單元;最後是超低音箱體,每邊四個疊起來的獨立箱體,每個箱體內部是兩個12英寸單元,合計18個超低音單元列陣,除此之外,本機還有稱為EXOS的專用有源分頻器

35#
 楼主| 发表于 2022-7-17 21:58 | 只看该作者
有趣的是,前代的Statement揚聲器從誕生到停產只有短短幾年時間,生產了四十套左右,為什麼停產?原因廠商歸結為兩個,第一,大音量下的動態範圍不夠寬廣;第二,錐盆超低音與靜電振膜連接性不理想。在第二代產品設計中,進行了大刀闊斧的修改,首先是全部頻段(尤其是超低音頻段)的前後對向發聲,然後專門打造了一間完美聽音室給這對揚聲器開發使用,這個房間有7.6米x13.7米,高度4.6米,最終的微調和分頻點設定,都在這個房間內進行

最終誕生的揚聲器Evolution 2,售價高達75,000美元,它也是Martin Logan最新旗艦Neolith誕生以前,Martin Logan最為龐大最為昂貴的旗艦揚聲器了,重量超過1800磅,很遺憾我沒有機會聆聽本機,因為使用環境和運輸的苛刻要求,本機很少會在音響展上露面,當時在美國CES音響展上與VTL旗艦放大器1250 Waton搭配(你沒猜錯,每邊24個6550電子管,輸出功率達1,250W),發出的聲音接近音樂會或電影院聲壓水品,是真正將聽音室變成音樂現場的超弩級產品



36#
 楼主| 发表于 2022-7-17 21:59 | 只看该作者
寫在最後

剛才介紹的三個品牌和產品,基本到現在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所誕生的產品也已經很不同。Wadia倒閉後於2011年被McIntosh Group(以前的Fine Sounds Group)收購後便一路雪藏,儘管一路以來還有白色外框黑色頂板的解碼及功放類產品發表,但無法再在Hi-End數碼領域一爭高下;Jeff Rowland很早就開始從甲乙類放大轉變為IECPOWER放大模組的D類放大,但近幾年產品研發與推進的速度開始放緩,儘管主事人沒有變化但年事已高未見明顯繼任者計劃,產品活力與曝光度明顯減少;Martin Logan早在2005年已被投資公司收購,生產線轉移至加拿大揚聲器品牌Paradigm的工廠,另一部分產品則在中國製造,再後面的故事,你們都知道了

今日介紹的三品牌三機種可以搭成一套開聲,用Wadia 7+9作為音源,輸入至Jeff Rowland Coherence前級接駁Model 9後級,最後驅動Martin Logan Statement Evolution 2揚聲器,這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啊!音源四分體,前級兩分體,後級四分體,揚聲器六分體,合計十六分體,這種群組器材所呈現出的魄力和存在感,可能只有90年代的發燒友才會珍惜吧,我迫切希望著,時光倒流,有人能為我重現這樣的壓迫感

37#
 楼主| 发表于 2022-7-17 22:00 | 只看该作者
今次的特輯就到這裡吧,天氣熱了碼字不易,感謝所有撰稿組成員的分享
38#
发表于 2022-7-17 22:33 | 只看该作者
LL!

"缺乏对世人苦难缺乏同情和感性情绪的理工思维,只能算半个人".好词好句,记下来
39#
发表于 2022-7-18 08:53 | 只看该作者
L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2-7-18 09:03 | 只看该作者
LL,又是一篇大作,感谢校长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立体声 ( 辽ICP备11019170号-1 )

GMT+8, 2024-5-2 15:25 , Processed in 0.08869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