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626|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耳机] 中國立體聲撰稿組 二月情人節特輯 —— 巴赫 童麗 周杰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2-18 19: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巴赫 童麗 周杰倫
卷首语

HIFI 是播放音乐的载体,音乐又能增进烧友持续HIFI 的乐趣,什么样的音乐才对烧友有更好的助益?是古典、流行,还是HIFI 发烧音乐?不要妥协的观点,也不要面面俱到,谈一谈在你心里,哪种音乐才是HIFI 之路上最佳的灵魂伴侣

參與這次主題分享的評論員有六位:Mr.Q、費云虎、蔚藍天空、拜倒紅裙、啊嗚、Little Mark


2#
 楼主| 发表于 2022-2-18 19:35 | 只看该作者
SME  唱片  舒伯特
文  |  Mr. Q

舒伯特在自己的最后时光创作出最后三首奏鸣曲(D.958-D.960)、《C 大调弦乐五重奏》(D.956)、《天鹅之歌》(D.957)等等,这些作品在复杂程度和研究深度上是惊人的,部部都是鸿篇巨制


3#
 楼主| 发表于 2022-2-18 19:36 | 只看该作者
相对于广为人知的《鳟鱼五重奏》,《C 大调弦乐五重奏》显得更为艰深也更不易听懂。这首五重奏是在对古典风格的持守以及大规模交响化构思的基础上诞生的,并且成就了一种对他生前最后三首弦乐四重奏的再发展。到他写作的《G 大调弦乐四重奏》(D.887) 为止,舒伯特在赋予弦乐四重奏宏大的交响乐规模方面与贝多芬不相上下,而在这首弦乐五重奏中,他更进一步地将作品推向演奏时间长达 50 分钟之规模

在曲式结构上,他承袭了传统的古典精神,各乐章又保持紧密的联系。慢板乐章中长时值音符的持续进行,让听者深刻地体会到他内敛而深沉的一面,同时音乐体现出深刻的哲理性和思想性,展现出独特的个性魅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舒伯特延续着弦乐四重奏中的戏剧性音乐发展思维,同时也可以看到他晚期音乐中所体现出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

4#
 楼主| 发表于 2022-2-18 19:38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在调整黑胶,又重新听了Rostropovich和Melos四重奏组演奏的D.956。有意思的是,这个版本达到了58分钟,这么长的原因是他们保留了第一乐章的反复,现代很多演奏都不再反复了。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舒伯特最重要的一首、并且同样也是晚期创作的钢琴奏鸣曲D.960——它在呈示部反复

D.960采用传统奏鸣曲四个乐章形式,但乐章内的篇幅扩大许多。第一乐章情感饱满,思想深沉,仿佛舒伯特在述说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时而快乐、时而彷徨、时而绝望。不少人认为这一乐章过于拖拉,其实并不真正理解这首作品“长”的原因,以及为什么要做呈示部反复。呈示部中没有连接部,只有三小节过渡到副部,而后副部多次转调,似乎有意通过延迟属调的出现增长呈示部发展。结束部采用副部第一段的动机加以发展,仿佛无数次努力挣扎放弃的感觉,每当旋律积极上行发展后,接下来的旋律又如叹气般落下,休止符的写法达到叹息的乐感效果,哀叹后的第一结尾情绪突然爆发,由pp至ff的强度,十六分音符后休止营造出紧张的气氛,和之前及之后呈示部的反复形成极其强烈的反差。仔细品味不难看出舒伯特对这首乐曲的处理,诸多方面显示出他对于美好世界的向往

当我写下这段分析时,我的大脑一直在读取D.960第一乐章的信息,没有特意去回忆任何版本的演绎方式,只是用我最朴素的声音再现思维配合我不堪大用的一点点音乐理论知识,顺其自然地去想象这首作品最纯粹的逻辑。回忆结束后我不由得深吸一口气,像是完成了一公里蛙泳练习一般筋疲力尽,同时思维深处又有一个声音在问我:你真的听懂了吗?

这就像调试黑胶时的我时常在问自己一个问题:你真的调对了吗?

5#
 楼主| 发表于 2022-2-18 19:38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换上了一根SME 309唱臂,用来搭配难以驯服的Ortofon Windfeld Ti唱头。有朋友看到我又添置了新黑胶配件,总会略带讽刺的寒酸我一阵,大致是说“又在折腾了”、“其实换来换去也不会有太多改变吧”云云。我的几位好友都对Ortofon这个品牌充满了排斥,认为是老旧古董派的声音风格,再怎么调配也不会有出人意料的效果。饱受这一顿冷嘲热讽之后,要说Mr.Q心里没有一丝彷徨和迷惘,那可真是太过虚伪了。只是黑胶调试并不靠自尊心就能顺利过关,国足不会因为做一次战前动员就能赢球。任何技术活动,需要的是严格理论支持和长期实践探索,踢足球如此,调黑胶如此,听音乐也是如此

之所以会把之前的清澈唱臂换成SME,一是因为Windfeld Ti 唱头11克的重量配合SME的有效质量正好,特别是SME V12的12克,只不过因为预算有限公司,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9.5克的309;二是SME的双刀锋轴承设计一向以稳定出名,Ortofon的 Replicant 100唱针和 WRD 宽阻尼系统导致整个唱头阻尼相对较软,简单来说就是不易控制,SME可以很好地“抓住”这个唱头;三是 Ortofon官方一直使用SME唱臂,有长时间实践经验证明这套组合是堪用的

6#
 楼主| 发表于 2022-2-18 19:39 | 只看该作者
SME直臂调整有别于其它唱臂,要靠后面的唱臂座来调整超距和循轨角度,但更换不同唱头也会带来有效长度与循轨角包括超距与原厂数据不同等问题,所以光用SME原厂调试纸并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为只能通过调整轴距来改变唱针的距离位置,经过思考后选择舍弃原厂提供的标准轴距,按照规尺来调,采用调试纸、Ortofon调试纸和Baerwald三点同时校准的方式。这需要同时对唱头的左右方向角做一定的调整,不能按照唱头中线完全垂直于唱臂的准则,最后发现稍微倾斜一毫米左右最佳。在调试的最后确定VTA和SRA时,发现Windfeld Ti如果想保证SRA正好在92°,需要把它的屁股再调低一点点,而不是通常所认为的唱头落下后水平于唱片

看官们最后可能想问:最后调整完毕的声音如何呢?Mr.Q认为从理论和测试情况来看,结果几近完美,就像现在感觉自己已经理解了舒伯特一样(笑)。只是此去经年,或许哪一天Mr.Q又会打破自己的想法,觉得一切又应该重新来过,可能是因为学习了新的知识,又或者琢磨出了更深层次的东西。所以如果你要问我:到底是什么让我不断地听新的音乐,又不断地研究新的音响器材——那只因为一颗探求真理的心

7#
 楼主| 发表于 2022-2-18 19:51 | 只看该作者
爱听古典音乐
文  |  费云虎

爱过的人我已不再拥有,许多故事有伤心的理由,一千个伤心的理由,一千个伤心的理由,最后在别人的故事里,我被遗忘

8#
 楼主| 发表于 2022-2-18 19:53 | 只看该作者
熟悉的旋律,优美的音乐,从平均律克拉这对又小又结实的同轴音箱里飘荡出来。悠扬悦耳的声音,得来可不简单:小巧玲珑的克拉穿着白色衣裳,底部架设三角形摆放的金色减震钉,再连着同样白色修长的脚架,脚架底部安装三枚脚钉,再连着一块大理石

一对克拉左右摆放,内倾 30 度,这样高度角度都合适,声波正
好对着耳朵。驱动克拉同轴单元运动的,是人民的功放,驱动力足够,音色温暖而有透明度。音源是由 Sony SCD-777es 担当重任,这部机器音色冷艳、解析力出色,动态很足,总之,这样的三件套组成了我的HIFI系统

基础打好了,最重要是音乐,音乐的载体是 CD 或 SACD 碟片,选择什么样的音乐,购买什么样的碟片,可有考究了,是非常个人化的选择。我家占据 60%的是流行音乐唱片,是港台流行唱片,是张学友的唱片,有CD也有SACD,剩下的是雨果唱片以及一些古典音乐唱片

9#
 楼主| 发表于 2022-2-18 19:54 | 只看该作者
以前我听得最多的是张学友,能把张学友播放好的系统,在我心目中才是好的HIFI系统,是基础,是基本的要求。目前克拉的这套系统,是合格的,是我觉得基本满意的,你听那一张《雪狼湖》唱片里优美凄凉的音乐,你听《真爱》专辑里“一千个伤心的理由“这首伤心又激昂的歌声,都足够打动我心

现在,我大部分时间在听古典音乐,主要是那些经典名盘,我本身不太懂这些,自己买的古典唱片以HIFI发烧盘为主,听久了,HIFI发烧唱片是有些无聊的,真正打动人的的就是那些古典名盘,这要感谢小马克先生,我经常从他那里借来听,他对古典音乐钻研很深,又非常多古典名盘,得益于这些CD,使我领略古典音乐的美好。从这些听音经历中,恰恰觉得这些古典音乐,才是真正考验系统的试金石

在克拉这套HIFI系统上,只能体验5成左右魅力,而在小马克家、在蔚蓝天空家,在校长家,播放这些古典名盘,那真叫一个过瘾,特别是在校长家,一对人民后级驱动威信 Sasha 2,推力足,透明度高,无染色,情感丰富,小规模作品细腻线性平衡,大规模作品广阔宏大,动态足,顺耳柔韧,总之HIFI性强而耐听,特别是优秀录音可以直接惊掉下巴!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2-18 19:55 | 只看该作者
回到家,听听克拉,听听古典音乐,听听张学友,已经很好了,要听到更好的声音,就得靠家访喽!突然很想听这首歌,张学友的“我哭了”

能被眼泪动摇
我就宁愿流下眼泪
满足你需要
旁人在笑 随便笑
连自尊都不要
看吧 留下随便看吧
我经已哭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立体声 ( 辽ICP备11019170号-1 )

GMT+8, 2024-4-30 12:59 , Processed in 0.06449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