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992|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响] 《小張談音源》(第22集)---- 世界第二台CD唱機 我所知道的PHILIPS CD100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3-3 0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家好,窩是小張

連我都驚訝會續寫《小張談音源》節目,上一集的21集是2015年12月30日完成的《小張談音源》(第21集)---- ESOTERIC P-2 CD轉盤(https://stereosound.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95&highlight=%D0%A1%8F%88%D5%84%D2%F4%D4%B4),時隔六年繼續撰寫這個主題,是因為全世界第二台CD唱機


推荐
发表于 2021-3-4 20: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曾经想过购买,然而这种老古董怕坏qwq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1-3-3 10:04 | 只看该作者
前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0:06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在聆聽的聲音
令人感動的模擬味

世界首台CD唱機
我所知道的PHILIPS CD100

友人將這部世界第一台CD唱機借給我聽,是鼓足了莫大勇氣的(笑),因為它太過罕見太過矜貴,產量少導致二手出來也少,因為年代太早,一旦出現故障不一定能搶救回來,所以我試聽時也不敢大意,小心翼翼地播放,聽唱片時間不能長(因為會發熱),聽完便關掉,要聽再開機,其實我發現本機的散熱會是一個問題,早期的唱機耐熱性不強,元器件受高熱影響老化很快,很多老機出問題就是因為高熱所致,並非光頭故障。CD100即使在背後設置了細片狀的散熱器,但在使用超過兩小時之後,還是會變熱,你用鼻子貼近機身開孔處,還能聞到元器件和線路板被加熱所散發出的特有氣味,這種氣味在散熱並不理想的老機上很常見。不管怎麼說,在發布距今39年後的2021年,我還能看到、摸到、聽到這部拉開CD時代大幕的初代機,難能可貴,值得為它寫一點東西,也感謝機主的慷慨和勇氣(笑)


說它是全世界第一部CD唱機,其實並不準確,全世界第一台商業化CD激光唱機到底是誰呢?很多發燒友會和我一樣脫口而出:日本SONY於1982年推出的CDP-101,完全正確!這部發售價格168,000日元,尺寸只有350mm/105mm/325mm的迷你型機,是全世界第一台商業化CD激光唱機。為什麼叫101?就是因為其利用二進制編碼數字0和1的組合來記錄聲音,這與模擬時代的黑膠或磁帶機完全不同


1982年10月1日,SONY在日本發布了CDP-101唱機,最初市場反響叫好不叫座,因為是新鮮事物,大部分人都在觀望,一個月後的11月1日,比利時生產的PHILIPS首款唱機CD100開始在日本銷售,同期上市的還有MARANTZ的CD63,價格都是189,000日元,請注意,當時日本一張CD的價格是3,800日元,至今沒有怎麼改變,但CD唱機的價格卻漲到阿媽都不認識的地步。為什麼PHILIPS會慢半拍?實際上按照PHILIPS與SONY雙方的協議,PHILIPS本來也應該在10月1日同步銷售對應SONYCDP-101的初號機,但由於產能出現問題所以拖了後腿,產品推遲了一個月,歐洲人和日本人在生產環節上的執行力可見一斑,同樣的問題在SACD時代也有發生,SONY的初代機總是比PHILIPS的先出閘搶跑
5#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0:13 | 只看该作者




順便說一下,CD63這個型號對MARANTZ品牌來說有著特別的意義,除了M記第一款CD唱機被命名為CD63外,1993年MARANTZ再次啟用CD63這個型號,推出了我們大家熟悉的入門機型,儘管與10年前機種共用一個型號,但在外觀、轉盤、解碼、電源、端子等方面完全不同,最直觀的差異就是,初代63是頂開蓋入碟,唱片要從頂部開蓋後放入;後代63是前艙門入碟,艙門水平彈出來放入唱片,後代的這款唱機也成為MARANTZ歷史上銷售最多的常青樹唱機之一,後續的SE/MKII/MKII KI等改進型層出不窮,在入門市場上證明了其實力



好啦扯遠了,讓我們說回PHILIPS第一台CD唱機,這裡有一個小秘密,實際上PHILIPS依靠自己強大的研發能力,早在SONY CDP-101發布之前三年,也就是1979年3月,就公開展示了全世界第一部CD原型機Pinkeltje,Pinkeltje(藍帽小指人)來源於荷蘭作家Dick Laan一套兒童叢書中的一個角色,這台機器的外觀是白色塗裝的小型機,外觀與後來的CD100很相似,輸出端子甚至還不是RCA,而是後來電腦上使用的扁平串行接口,Pinkeltje最初的規格是這樣的:光碟直徑為11.5cm,光碟厚度1.2mm,播放時間60分鐘,雷射光束780nm,坑點尺寸0.6μm寬/0.12μm深/0.9-3.3μm長,取樣精度14Bit,動態範圍84dB,另外CD光碟中間1.5公分孔的大小,與過去荷蘭的10分硬幣相同

6#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0:16 | 只看该作者
1979年下半年,PHILIPS同意與SONY一起完成CD的後續開發,PHILIPS做了很多有關激光光盤存儲的開發工作,而SONY則負責數字編碼方面的工作,雙方就技術規格產生了不同意見,並持續論證,1980年春季,PHILIPS妥協了SONY的要求,CD標準紅皮書於當年簽署:將CD定義為一種光盤,該光盤將650MB線性PCM音頻存儲在0.12μm的凹坑中,並塗在直徑為120mm的單面鋁盤上。這樣可以以1,411.2kbps的比特率播放長達79.8分鐘的未壓縮立體聲數字音樂,用半導體激光器讀取該光盤,44.1kHz的採樣頻率給出了20Hz至22.05kHz的頻率響應,而16bit取樣精度使理論動態範圍達到了96dB,PHILIPS方面作出的讓步是:取樣精度16bit(原為14bit),動態範圍96dB(原為84dB),光盤的直徑改為12cm(原為11.5cm)



PHILIPS研發的DAC芯片是14bit的,如何解決取樣精度問題,他們發明了一種巧妙的方式來使用其現有的14bit DAC來滿足16bit CD標準,那就是4倍過採樣,DAC之前的數字濾波器級為每個原始數據採樣創建了三個額外採樣,當這些額外的採樣以原始速率的四倍被集成到DAC中時,分辨率等於SONY要求的16bit,但聲音聽起來更為模擬感更平滑,這與日本SONY的追求指標線性有所不同



為什麼SONY追求16bit?取樣精度和最終的信噪比有著直接的聯繫,當初制定標準時,一個主要的出發點就是要獲得儘量高的信噪比(當時黑膠唱機的信噪比不高,為了改善黑膠唱機的痛點)。PHILIPS的工程師傾向於14bit,他們認為14bit已經能獲得84dB的信噪比,比起模擬音源60dB左右的最高值已經有了質的提高,但崇尚規格至上的索尼工程師認為14bit無論如何也不夠,堅持16bit的提議,最後索尼的提議獲得通過,為什麼不用更高的取樣精度?比如20bit、24bit?因為更高的精度意味著更大的數據量,CD的存儲容量已經不夠


7#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0:17 | 只看该作者
PHILIPS CD100是第一款歐洲製作的CD播放機,外殼是金屬的,機身框架是鑄鋁的,底座是樹脂塑料,拆的時候是倒拆的,先倒過來卸下底座。轉盤部分是重料,和LHH2000唱機一樣,使用PHILIPS開發自製的初代搖臂轉盤CDM0,金屬底座配德国蔡司的玻璃透鏡光头,這個号称能使用五十年的不死光头,在伺服系统正常的情况下非常耐用,用料重稳定性强,順便說一下,CDM0和CDM1的轉盤部分,儘管年紀很大,但很少出現問題,現在我們碰上的老機讀片不好,不是轉盤出問題,而是伺服出問題,光頭要徹底死掉的情況很少,即使光頭死掉,也可以通過更換發射管的細緻手術來解決


我在本機的使用中發現,CD100的讀片情況一點也不差,我試過的多張CD都能夠一次性讀出來,除了在剛開機冷機時會有一些跳曲外,其他都很穩定,沒有大家想像的老機讀片不好的問題。CD100的解碼部分是PHILIPS自己生產的14比特大尺寸TDA1540陶封解码芯片,声音醇厚,大气饱满,儘管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並非自然通透,但的確很順滑有模擬感,這可能是第一代CD機聲音向模擬唱機取經的聲音走向吧


CD100的電源線和很多早期CD機一樣,是不可更換的帶辮子型,也就是說不可插拔式,當然你可以後期剪掉增加一個IEC插座來玩更換電源線,音頻輸出端子只有一組RCA,沒有平衡更沒有數碼輸出,這組RCA端子沒有什麼鍍金鍍銀處理,唯一要求的就是可靠,令人稱奇的是,39年後的今天,插拔信號線依舊非常緊,比現在很多唱機的RCA插頭都要緊得多,現在的很多唱機輸出,RCA頭插拔多次後就松了


對CD100的操作,現在看來是非常古典而樸素的,從頂部入碟有著很好的互動感和高級感,傾斜的前面板帶有只能滿足基本操作的合理按鍵與顯示方案(沒有設置液晶表跳字),使用的是綠色條形燈帶組成的1-15個軌道型指示器,告訴你這張唱片一共有幾軌,以及現在播放第幾軌。電源開關在顯示面板的左側,右側是播放/下一曲/暫停/快進/後退等功能按鍵(沒有設置回跳上一曲的按鈕,真是有趣的邏輯),因為沒有顯示屏,很多功能都要嘗試後根據揚聲器的聲音來判斷結果,如果你出生在00後的SACD時代,你肯定需要花點時間才能適應這種抓瞎操作

8#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0:18 | 只看该作者

CD100機身小巧,看起來像便攜機,但你絕對不能便攜使用,因為是第一代CD轉盤及伺服系統,所以在防震方面很糟糕,誇張一點說,任何敲擊的風吹草動就會跳片,有一點點震動就會給你顏色,而且唱片轉動時還有電機馬達的嘶嘶聲,儘管聲音很平順,但如果湊近聽,還是會有一點噪音,當CD唱片轉到外圈唱片轉速明顯下降時,噪音會小一些,如果不把耳朵貼在機器上,你根本聽不到噪音,另外頂部茶色亞克力的設計,增加了唱片轉動時的直觀感,這種設計在當年一定非常高大上吧


最後,CD100聽感怎麼樣?一句話概括,這是我搭配人民的功放,至今最合拍的音源!CD100聽起來比我預期的要好聽,而且好聽很多,可能因為我第一張播放的唱片是DECCA雄辯系列的《皇家芭蕾》,1959年的老錄音,由初代唱機來播放能輕易感受到音樂的模擬味道,耐聽舒服,聽多久都不會疲勞,即使是大編制一些的交響樂也可以適當地表現出來,不過,在鳴放方式上與現代機種有很大不同,場面感和鋪陳感一定不如現代機種,拳拳到肉,生猛海鮮這種聲音欠奉,解析力也肯定不是強項,因為高頻設定上限與高頻濾波器的關係,高音部分的泛音與細節比較少,不過鬆軟感與柔順感是一級棒,中頻段的優美與舒服,讓人流連忘返,希望多聽幾張人聲與小編制唱片的魅力


我一口氣聆聽了數張人聲與小編制作品,的確非常出彩,音樂性很強,人聲潤澤有包圍感,但場面不大,如海外評論員評價的一樣,音樂的速度感會偏慢,這點很明顯,但人聲質感真的好,這是讓我錯覺無限接近黑膠的播放機,很多發尖發吵的唱片在本機的演示下完全可以聆聽了,最顯著的例子,就是那張古巴社交會《BUENA VISTA SOCIAL CLUB》,IBRAHIM FERRER和COMPAY SEGUNDO兩人並非善茬,那種古巴雪茄熏灼出來的特的嗓音,很難重現出來,這張唱片我一直想在系統上放好,但不管是CD轉盤解碼還是數播系統,放出來都不好聽,甚至讓人想要換唱片,結果CD100一上去,馬上可以在沙發上聽半個小時


9#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0:21 | 只看该作者
你可能會投訴動態糟糕,微動態就更談不上了,因為取樣精度的格式關係,本機被鎖定在16比特精度,我覺得在需要大動態的交響樂演繹方面會缺一口氣,理論上只有96dB的動態範圍,的確比不了現在動不動就是24bit/144dB的唱機,科學技術進步的確帶來了聽感上提升,這裡要明確一下,針無兩頭尖,CD100的強項毫無疑問是男女人聲與小型器樂作品,古典弦樂類尤為LL,爵士也很好,不擅長的是舞曲或大動態作品,千萬不要用現代唱機都難堪重負的MICHAEL JACKSON來難為它


有些唱機重心偏高,強調高頻,有些唱機重心偏低,低頻加強,本機卻沒有這種傾向,我聆聽了很多張唱片,最後只能承認,本機重心就在當中,不高不低正好在當中正合適,換一種解讀,你也可以認為,本機沒高沒底,高頻既不開花,低頻也不結果,只有中頻還能聽聽,不過我不會這樣認為,實際聆聽過本機後,相信你會和我一樣陷入沉思,這39年來音源廠商到底做了些什麼?

10#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0:24 | 只看该作者
寫在最後

除了SONY和PHILIPS/MARANTZ之外,第一代CD唱機集團裡還有一個品牌,緊跟SONY/PHILIPS也推出了作品,那就是英國MERIDIAN子午線,1985年他們在PHILIPSCD100的後續機型CD101基礎上進行改制,製成了外觀與CD101基本一樣,但內部有所區別的MERIDIAN首台CD唱機MCD,他們從PHILIPS購買了完整的CD101唱機,捨棄了整個音頻電路,自行加強了電源部分,修改了伺服電路加快其激光聚焦反應時間,增加了改進接地和屏蔽功能的音頻線路板,完成了至今都有人追捧的模擬味道極佳的CD唱機,轉盤也使用了CD101搭載的更成熟的鑄鋅底座CDM1,價格比同期日本產品明顯更高,達到380,000日元(海外售價689美金,後續的重大改進型MCD


就PHILIPS而言,除了CD100之後,還有CD101和CD200,前者繼承了CD100的外觀,1984年末更新為CD101,CDM0轉盤的停產導致使用最新的CDM1轉盤,解碼部分使用相同的TDA1540芯片,後者則開始走向方方正正的現代機外觀,它們也是初代CD唱機體系裡的作品,希望有機會再與大家分享聊聊

11#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10:28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立体声 ( 辽ICP备11019170号-1 )

GMT+8, 2024-4-27 10:37 , Processed in 0.07093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