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chrisalex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响] 看了之後兩個字(第142集)----老松來也!探秘日本石井式樣板房,松浦正和私宅專訪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0-7-9 22:34 | 只看该作者
TECHNICS SB-7000之父

石井先生負責並參與了不少TECHNICS歷史上銘器的開發,包括TECHNICS 1小型揚聲器和後續搭載30厘米低音的TECHNICS 2系統,石井先生負責高音部分開發;第一套TECHNICS的前後級放大器TECHNICS 10A/20A,石井先生研究了負反饋線路的頻率特性,松下也成為第一個開發具有獨特電路配置的電子管型OTL(無輸出變壓器)/ OCL(無輸出冷凝器)功率放大器的公司

石井先生團隊於1975年完成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TECHNICS 7(SB-7000)揚聲器,當時全世界還沒有完整用於測量相位的技術,石井先生獨立開發出了一種相位測量方法,使SB-7000成為全世界第一款在理論上和測量方面均具有平坦相位特性的線性相位揚聲器,遠早於音頻測量儀器製造商Bruel Keller宣布將發布用於測量相位特性設備

(圖片:石井先生在他的聽音室/工作室/實驗室與他的揚聲器合影,最大的四對,是TECHNICS SB-M1錄音室型,一模一樣的四對,兩兩倒扣形成點聲源,其中有一對是松浦先生寄放在他家的)

12#
 楼主| 发表于 2020-7-9 22:37 | 只看该作者
石井伸一郎先生著作

2009年與AVC研究所副所長,建築聲學博士高橋健一利用計算機模擬技術,開發了相關軟件來協助設計具有最佳混響和傳輸特性的聽音室,兩人合著《聽音室的聲學》,出版售罄後的五年,再次聯手對新的聽音室構造示例和修改版本進行補充,出版《聽音室的聲學》改進增補版,引入了12種新的聽音室結構和4種常規房屋改建方案,從了162頁增加至292頁。原書主要介紹重新建造的設計方法,但很多讀者希望整改現有的房間,所以開發了最新的模擬軟件來測量分析(任何人都可以輕鬆使用),並有新的吸音板實例,詳細解釋如何改造房間並設置揚聲器位置

目錄
聽音室的重要性
聽音室與揚聲器之間的關係
聽音室的室內聲學
新石井聽音室
創建聆聽室的具體方法
石井風格聽音室建設實例
成品室傳輸特性的評估方法
聽音室的聲學設計
新型吸音板
普通房屋房間的聲學特性
“好音樂性”的應用
房間內揚聲器的特徵
建立並糾正聽力特徵
房間大小和揚聲器系統播放能力
聽音室與監控室之間的關係
非矩形腔室的特徵
為聲學研究開發的各種軟件

遺憾的是,這本書沒有中文版,我一直希望SCO先生能翻譯成中文版,但似乎沒有出版社願意接














13#
 楼主| 发表于 2020-7-9 22:40 | 只看该作者
松浦正和的起點

年輕時代的松浦先生熱衷於樂器演奏,而不沉迷音響,讀書時加入了銅管樂隊還喜歡古典吉他,直到一位熱愛爵士樂的好友帶他領略了爵士樂的靈魂。當時的日常生活,就是一邊播放名家的專輯,一邊彈奏吉他,只要有收入就投入到購買吉他的資金中,當時對樂器的熱愛超過音響器材

最早給予他衝擊的揚聲器,是三宮家電中心的那對很奇怪的,講求相位線性的三分頻落地箱,後來才知道是綽號叫TECHNICS 7的SB-7000型,無巧不成書,冥冥之中注定情願,這對揚聲器恰恰是石井先生擔當設計的。震驚於如此真實的音樂重現,當時還買不起的學生黨,松浦先生畢業後以是否靠演奏吉他為生感到徬徨,如果想要在專業世界成為音樂家,就無法投入自己喜歡的音樂,為了不影響對音樂的熱愛,而變成一般的上班族



14#
 楼主| 发表于 2020-7-9 22:43 | 只看该作者
購入SB-M1後三十五年沒有更換

沒有音樂的日子是很難過的,於是又想起了以前的SB-7000,當時市場上TECHNICS的揚聲器已進化到SB-M1型,特別前往音響店試聽,發現外形及單元結構完全不同(錐盆vs.平板),但好在也能帶給他當初聆聽SB-7000的興奮,於是開始了與SB-M1長達35年的廝守

大概是2000年左右,松浦先生決定建立一個石井式聽音室網站,將石井伸一郎先生和他的研究成果整理總結出來,造福更多的普羅發燒友:http://hoteiswebsite.c.ooco.jp/index.html

這些技術信息,對於想打造聽音室的人來說是如獲至寶的珍貴資料,我還記得當時需要打造簡易石井式聽音室的鄭氏聲學,向張氏國際圖書館尋求幫助,查閱石井先生在《STEREO SOUND》雜誌所有連載文章的時候,支付了大量論壇金幣和辣肉麵




15#
 楼主| 发表于 2020-7-9 22:46 | 只看该作者
懂石井式的普通發燒友

第一次進中國,名字很重要!一見面我在思考的問題是,該如何向國內的發燒友介紹松浦先生,說他是石井伸一郎先生的助手,還是石井式聽音室的實踐推動者,還是石井式施工計劃的負責人?不如我直接詢問當事人吧

我把自己當成與大家一樣的普通發燒友,只是我是略懂石井式聽音室知識能力的人,可以把這份力量帶給大家。日本也有這樣的做法,對有什麼力量的人起一個稱號,作為市場推廣方便,但我不太在意這樣的稱號。如果論音響器材,比我知道更多的人有很多;對音樂了解更深的也有很多,但對石井式聽音室,我還是很有自信的

松浦先生就是這樣一個自信的人,你和他接觸就會知道,他是一個LL,不單單因為他的石井式,更因為他的金耳朵



16#
 楼主| 发表于 2020-7-9 22:50 | 只看该作者
最困難的是什麼

本聽音室的設計是今年2月份以前完成的,正式完工交房是7月份,也就是說,施工進行了5個月。最困難的部分,是交涉調整價格(議價),因為之前已經有做160間聽音室的經驗,技術方面已經有大量的積累,這次施工團隊也並非第一次進行石井式施工,所以最難的部分,就是不讓品質下降的同時,盡量壓低價格,日本最貴的是人工,壓人工是最難的

房間的尺寸為5.04米長x3.68米寬x3.2米高,12帖,容積率接近60立方米,日本不動產通產會使用榻榻米作為公寓房間大小的面積單位,縮寫就是帖或疊,很少會用平方米或平方尺換算,一张榻榻米的传统尺寸是宽90厘米,长180厘米,厚5厘米,所以1帖=1.62平方米, 日本一般房間大小約介於4帖到9帖左右,6帖是最為常見的,像松浦先生這樣的12帖聽音室,屬於豪宅級別了

整個住宅只有聽音室這個位置,地板下的水泥層是墊高處理的,為的是獲得穩定的低頻





17#
 楼主| 发表于 2020-7-9 22:54 | 只看该作者
石井式與其他,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NATURE(自然),為了還原揚聲器本身的特性  所以使用最自然的材料(木材)去做聽音室,所以最大的區別,就是自然!但做聽音室之前,你要考慮使用什麼揚聲器,喜歡怎樣的聲音

為了讓自己喜歡的揚聲器個性發揮得更好來打造這間聽音室,聽音樂最重要的就是選擇自己喜歡的聲音。首要的選擇是買什麼樣的揚聲器,因為買什麼樣的揚聲器就會出怎麼樣的聲音,所以器材中個性最強的是揚聲器,然後是功放,最後才是音源,這是從後往前的過程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揚聲器選擇,我的揚聲器TECHNICS SB-M1持續使用了三十五年,我的功放和音源會根據廠家更新而改變,揚聲器一直沒有變化,因為我一直喜很歡這對揚聲器的聲音,用功放修正到更合適自己的口味





18#
 楼主| 发表于 2020-7-9 22:55 | 只看该作者
為了存錢建聽音室十年不換器材

我的金嗓子放大器也使用了很多年,為了存錢建造這個聽音室,已經有十多年沒有更換器材了,如果從揚聲器性能來說,現代揚聲器很多都是超越SB-M1的,但從揚聲器的發聲特性上來說,它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最吸引松浦先生的地方,就是這對SB-M1獨特發聲特性所帶來的能量感。1981年誕生的TECHNICS首款錄音室監聽用揚聲器,以稀有的15寸平板振膜型低音為基礎,9寸中音,3寸中高音,1寸高音垂直安裝,所有單元都是平面振膜,擁有25HZ-38KHZ的頻寬重現能力,在150HZ到15KHZ範圍內獲得±1.5 dB的平坦曲線,94分貝靈敏度,像早期電話的奶灰色塗裝的是STUDIO錄音室版本(S),還有一個家用的木皮版本(M),價錢翻了一倍(S是70萬日元/對,M是140萬日元/對),在此之後的SB-M2/3/4/5都是三分頻結構



19#
 楼主| 发表于 2020-7-9 22:56 | 只看该作者
特別的蜂巢盤平板振膜

SB-M1單個重量達到85.5KG,箱體構造內部有加強筋,內壁貼滿了隔音材料,上部與下部分開,避免低音干擾高音,儘管箱體是對稱的,但也分左右,前障板的TECHNICS徽標都應該靠中間,前面板有兩個金屬手柄,據說對聲音有擴散作用,也是為了移動方便而設置的

單元部分使用蜂巢式樣扁平結構的道理,是為了振膜輕巧的同時擁有剛性(外觀看起來像三層瓦楞紙板),最大兩個單元的懸邊是正裝,最小兩個則是內凹反裝,每個單元的磁體都很大很重,框架都是鑄鋁

和JBL揚聲器一樣,使用泡沫懸邊的型號,到一定年份一定會老化。有趣的是,SB-M1一般容易老化的不是15寸的低音懸邊,而是9寸的中低音懸邊,松浦先生碰到的就是這個問題

石井伸一郎先生也在使用這對揚聲器,但他搭配的不是金嗓子後級,所以聲音會完全不一樣,順便說一下,松浦先生因為太喜愛這對喇叭,所以還額外準備了一對,擔心以後買不到或者災害發生,可以即刻頂上去備用,那對M1是在幾經搜索之後,好不容易才買到的



20#
 楼主| 发表于 2020-7-9 22:59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與石井先生結緣

石井先生和松浦先生都在使用TECHNICS SB-M1揚聲器,兩人的相識是因為這對喇叭而結緣的:1995年的某一天松浦先生發現中低音單元的懸邊出現老化的痕跡,但由於這對揚聲器已停產很久,TECHNICS也表示沒有配件可以修復。正當他一籌莫展的時候突然在雜誌上讀到石井先生的報導,了解到石井先生與這對揚聲器有所淵源,於是就唐突地聯繫到他請求協助

當時的石井先生剛從TECHNICS退休,但還是表示:先將有問題的單元寄過來!後來松浦先生前往石井先生家聆聽他的SB-M1,產生了巨大衝擊,因為石井先生的M1比他的還要好,低音的層次與境界完全不同,儘管是相同的揚聲器,為什麼無法發出相同的低頻呢,意識到差異的原因在於聽音室的特性,之後的很多測試,由松浦先生提供場地,是在他家的聽音室進行的

石井與松浦兩人至今共事了22年,他心目中石井先生是個怎樣的人呢——非常嚴厲、非常仔細、非常技術派,松浦對第一次見到石井先生記憶猶新,被對方對聽音室研究的熱情所震撼,兩人非常開心地聊了很久關於房間的事情,石井先生是個技術派,他所說的很多技術,松浦像听天書一樣,後來慢慢研究才茅塞頓開,技術理論這樣的東西,果然是非常微妙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立体声 ( 辽ICP备11019170号-1 )

GMT+8, 2024-5-3 17:41 , Processed in 0.06001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