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chrisalex

[音响] 看了之後兩個字(第127集)---- 日本TAD廠商專訪之二 ,為什麼TAD揚聲器賣得這麼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將先前電子器材部門設計概念圖拿出來,與揚聲器部分的進行對比,你會發覺,他們在金字塔頂端追求的聲音理念是一致的 —— 準確無誤地還原結像和聲場

儘管都是兩項核心技術和五項關鍵技術,但在我看來,揚聲器部分的技術更為獨家,仿製門檻更高,尤其是全世界獨家的純鈹振膜真空蒸鍍法,順便說一下,TAD是世界首次採用鈹振膜的兩家音箱廠商之一,YAMAHA和PIONEER當年都在開發鈹振膜,YAMAHA先出來NS-1000M白盆錄音監聽喇叭,同年TAD也推出自己的鈹單元作品

後面的五項關鍵技術,在我看來都是實打實非常SOLID,沒有故弄玄虛的市場推廣成分

考慮到這是內部資料,請回复可見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2年美國CES音響展上,TAD發表了家用揚聲器的首款作品M1落地揚聲器,中音和高音使用了純鈹振膜製造的CST同軸單元,這對130公斤的揚聲器當年的價格是600萬日元/對,負責開發工作的總協調請到了之前在KEF與Infinity任職的揚聲器工程師Andrew Jones先生擔當

這對揚聲器的特別之處,是16厘米直徑的純鈹振膜尺寸之大令人震驚,同時配合3.5厘米的純鈹振膜組成CST同軸單元也被認為是集技術之大成,後續的R1與CR1揚聲器的CST單元,也是按照這個尺寸規格3.5高/16中來設計的

TAD一直以來對重播聲音的結像與音場非常重視,這也直接導致他們使用同軸CST單元,依靠將發聲源集中並使之在同一軸線上,將相位調整到一致,並將傳播速度不一致的兩個頻段時序對準,還要盡可能地小型化避免超高頻共振,這樣才能保證優秀的結像與音場並存

CST單元的全稱是Coherent Source Transducer,講出來就是同軸連貫點音源發聲的意思,沒有什麼多餘的花頭,同軸的優點是什麼?他們打了一個比方,就好像在平靜的湖面上丟一顆石頭,聲波像漣漪一樣一圈一圈向四周散開

未命名_副本7.jpg

未命名_副本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實際上他們為什麼當時請Andrew Jones來擔綱?我覺得是因為大家講同一種語言,與Andrew常年在KEF熟悉同軸單元技術有關,我的意思是Andrew懂如何調教同軸單元,同軸技術如何使用,而並不是Andrew幫TAD做出了CST單元,實際上TAD做同軸的歷史,最早要追朔到PIONEER創立的1937年,他們的第一款揚聲器單元A8,就是同軸設計

PIONEER早期的各款揚聲器單元,都堅持同軸設計,以創始人松本望先生的理想全音域單元為目標開發的A8單元,是現代CST單元的淵源。1952年誕生的PAX12A,單元同軸設計,但磁路完全獨立分開,而且高音單元明顯比低音盆更為前凸,結果會有兩大弊端,時序不一致,另外高音向後反射的聲波會影響低頻振膜的工作,造成混亂

1954年的PAX10A改進了這個問題,一磁鋼雙磁隙,無需再獨立磁路,而且高音位置與低音更緊密;到了1961年的PIM12,在一磁鋼雙磁隙的同軸設計上再進一步,除了兩聲道的中低音同軸設計外,還有獨立的高音單元,以改進指向性指標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屬鈹來自於天然珍貴的Beryl寶石,這個單詞的來源是波斯語Ballur,意思是水晶,派生的希臘語單詞Beryllos的意思是珠寶,天然環境下的Beryl原石偏黃色,經過其他元素加入或受熱會變成綠寶石或海藍寶石,揚聲器單元的金屬鈹是從天然Beryl寶石中提取出的Beryllium金屬鈹加工而成的

TAD怎樣加工他們的鈹振膜?據說是與眾不同的加工方法,全世界唯一的真空蒸鍍法,他們現場展示了兩張照片,很抱歉上面寫著Internal Use Only只供內部交流,所以無法公開展示給您看,我只能靠嘴巴描述給您聽

他們有一個專門的Vapor Deposition機器,被列爲公司機密的特殊容器,頂部長得像登月艙,在真空環境高溫高壓前提下,讓液態金屬蒸汽化,然後氣化的鈹分子會蒸鍍在一個銅質胚料膜上,經過反复蒸鍍以達到理想的厚度與均一的密度後,然後將銅膜腐蝕掉,留下了密度和厚度都一致的鈹振膜,與其他品牌的鍛造法製造的鈹振膜相比,蒸鍍法的優點是分子分佈均衡,兼顧剛性並有更好的內阻尼特性,實際聆聽擁有更平坦的頻響曲線,聲音更為乾淨自然,這可能就是爲什麽TAD的單元這麽昂貴的理由

不過,鈹的製造是有劇毒的,製造單元時需穿著防護衣,爲了保證產品的安全,TAD不單單需要在加工設備上符合標准,更需要得到日本相關組織的監督並花費巨資購買生產許可牌照。所以單單這一對使用在R1上的CST單元,出廠價格(并非銷售價格)接近10,000美金。加工之後的成品不具有危害性,用家可以放心,不存在你買一對鈹振膜揚聲器回家,一直擔驚受怕身體有影響

在確定選擇鈹振膜時,他們也做了其他材料的特性分析,並做出了這樣的圖標來綜合考慮,看起來比較合適的,是金屬鈹、陶瓷石墨以及最昂貴的鑽石,請注意看上面的兩個紅色點,分別是鍛造發獲得的成型鈹箔,以及蒸鍍法獲得的鈹膜,顯而易見後者效果更好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兩種三種硬質振膜受到追捧,純鈹、陶瓷和鑽石,最早使用鈹單元的是YAMAHA,緊接著同一年TAD的也跟著出來了,其優點是硬度僅次於鑽石、密度低、重量輕、內阻尼特性優於鋁合金,缺點是製造困難,據說製造成本比純金還要高數倍,不過對於TAD這樣有堅持有追求的廠商而言,選擇純鈹是必然的

於是很自然地,他們將鈹振膜與CST同軸單元技術相結合,做出了集中多項優點的揚聲器單元,不單單振膜材料指標優異,機械結構和磁路設計上也相當完善。通過他們製作單元的多年曆史,加上新材料的突破性成長,最終在現行的TAD揚聲器上見到的中高音同軸的CST單元,不過,不是所有的型號都是鈹振膜,在高端型號上,中音與高音的振膜都採用鈹金屬,但在較低一些售價的型號上,高音保持用鈹,但中音使用鎂金屬,高音振膜還是鈹金屬,中音部分改爲金屬鎂,取其密度只有鋁的2/3,所以在相同面積和質量的要求下,厚度可以增加1.5倍,進而提升剛性和韌度,當然,也是成本關係而必須做出的差異化設計


未命名_副本13.jpg

未命名_副本1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為了配合CST中高音單元,必須要有合適材料的低音單元,TAD開發了Aramid纖維與壓克力發泡樹酯的三層結構複合材料TLCC(Tri-Laminated Composite Cone)低音振膜,為了達到低音振膜高速和線性的要求,使用短音圈的OFGMS (Optimized Field Geometry Magnet Structure) 磁路和雙彈波設計,使得衝程達到30mm的長衝程高控制力特性,圖表顯示,由於短音圈始終停留在恆定磁通密度的磁隙內,代表驅動力的BL值接近35mm的寬幅擺動範圍內保持線性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長谷先生講了一個故事

TD4001高音驅動頭與TL1601低音單元,應該是TAD早期最出名的單元作品了吧,它們所擁有的那種無以倫比的高性能並非是一朝一夕做成的,其實是按照Bart Locanthi先生的要求,徹底追求超高精度這一理念貫徹實施的結果

Locanthi先生需要的精度,遠遠超出了當時的常識。舉例來說,TD4001為了實現高能率和寬頻化,磁通量密度要求1.8個特斯拉以上,再加上為使磁隙更小,中音的共振得到控制,他做出了音圈縫隙必須小於0.09-0.1mm的具體指示。為了使該要求得到滿足,就必須使得10mm直徑音圈的真圓度達到50微米(0.05mm),也就是說,與基準圓邊緣相比,音圈邊緣最大誤差在正負25微米,如果換算成一個4米直徑的大圓環,誤差只允許在1mm以下

如此超高精度的細節要求,他在美國JBL時代都沒有實現,其他揚聲器生產商更無法企及

未命名_副本1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講課內容完畢,接下來帶大家參觀揚聲器單元製造車間,請摒住呼吸,手機調成震動

進入SPEAKER MANUFACTURING的玻璃門,你首先會看到陳列出來的TAD經典款單元產品,首先是高音,然後是低音

第一個是打Exclusive標的ET-703鈷磁壓縮超高音單元,振膜就是1.5寸純鈹,振膜重量只有0.07克,極其輕巧,有出色的的瞬態和清晰度,最高頻率45KHZ,日本很多TAD 2402/2401玩家基本都搭配這個超高音作為官方搭配,專為寬頻帶與高輸入設計,音圈採用純鋁線

第二個是你們再熟悉不過的TD-4001高頻壓縮頭,可能是TAD最出名的經典款產品了,價格一路在漲,TD-4001在1991年時賣20萬日元,1993年漲到23萬日元,1999年變成26萬日幣,2005年已經漲到36萬日幣。價格是一個的價錢不是一對,MODEL 2402/2401都使用它,2404則不是,它使用哪款?後面會講到

第三個是打上PIONEER標的PT-R100帶式超高音,儘管是帶式,振膜還是鈹金屬,高頻可以到達120KHZ,這是與ET-703不同時代出品的頂級款式

最後那個是TD-4003高頻壓縮頭,儘管不如4001這麼出名,但也是頂級製作,TD-4001使用在MODEL 2402上,TD-4003就用在後出的MODEL 2404上,低音也從TL-1601a變更為1601c,你可能會問,有4001和4003,那麼有沒有4002呢?有的,只是4002使用低廉的銣磁,但4003依舊沿用鈷磁,所以4003更出名,另外4003參數與4001差不多,價格上大幅度提高,重量卻輕了3公斤

低音單元是TL-1601c,16寸低音,最初版本TL-1601在1978年誕生,1981年發布TL-1601a以及1988年發布TL-1601b,以及如今見到的使用在2404上的1601c都是後續改進的型號,他們都是用鈷磁,越後期產品參數也越好,這些單元也在漲價,TL-1601a在1991年只賣7萬日元/個,2005年已經漲到13萬日元


DSC00113.jpg

DSC00115.jpg

DSC0011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1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側展示出來的,是單個揚聲器成品,我想要不是MODEL 2401體積太過龐大(雙16寸低音橫向設置),他們也一定會放出來展示的吧:)

這個揚聲器陳列室,展現了這樣讓人怦然心動的揚聲器,MODEL 2404像木櫃子一樣在左側,前面網上有著Exclusive的金色銘牌,甚至在其上方的是TAD最小型揚聲器TAD ME1,如果以發售價格來計算,即使是在不同年代,2404的定價是ME1的兩倍

ME的意思是Micro Evolution,ME1旁邊的是大哥CE1,CE的意思是Compact Evolution,TAD CE1所用的单元与已經停產的TAD E1一样,僅僅少了一颗中低音单元,箱体重新设计後感覺更漂亮了

看上去單元差別不大,實際上是完全元不同的,CE1是ME1的上級機種,簡單一些來説,先有CE1(3.5CM高音/14CM中音同軸單元和18CM低音單元試驗成功後,在向下延展產品綫),ME1是單元尺寸和箱體尺寸進行縮減后的製品(2.5高音/9CM中音同軸/16CM低音,且中音振膜材質變更為鎂),基本技術沒有差異,兩側的雙向空氣動力學反射槽也具備。單元大一寸箱體大一號當然聲音會更爲全面與平衡,這是發燒友都能理解的常識,當然定價上也一定會更高,驅動難度也會相應增加

在R1與CE1之間的展櫃裡的,是使用在TAD Reference系列上的單元,準確地說,就是R1上的中高音16CM CST同軸單元,CR1上使用的20CM低音單元,以及R1上使用的26CM低音單元的實物


DSC00120.jpg

DSC0012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1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揚聲器之外,這裡還有放大器,黑色的那台是1995年發售的PIONEER A-01,我才疏學淺,怎麼也看不出來這台35W輸出的人民作品為什麼會經典到和銘器放在一起

下面這台,是光看看就覺得很美觀很LL的EXCLUSIVE M7放大器,儘管面板因為歲月的洗禮,已經有些認不出當年全新時的金香檳色,這是1992年發售,100萬日元高價的單聲道後級放大器,重量達到47KG,輸出120W/8歐姆,當年搭配C7前級,一前兩後的組合是EXCLUSIVE的最高級放大器製品

MODEL 2404揚聲器,是基於開發前作2402的經驗並沿用2251的技術下培育的錄音室揚聲器系統,兩者外觀的差異可以從木號角上部是否安裝AFAST(聲學濾波輔助調諧系統)判斷,單元從最初的TD-4001/TL-1601a變更為TD-4003/TL-1601c,木號角也是專門為4003開發的對應型號,分頻器DN2404可以單獨出售,背後看起來也是外置的,MODEL 2404的價格因為成本及物價原因而比2402上漲

TAD MODEL 2402/2404錄音室監聽揚聲器影響了包括我在内的整整一代人,爲什麽現在TAD不再生產這樣的揚聲器?得到的回答是以前功放的功率輸出都很小,發燒友需要容易驅動的揚聲器,所以TAD設計了高靈敏度的壓縮號角高音+大口徑紙盆低音的24系列。在目前科技下功放的驅動力已經提升到另一次元,所以需要開發出高輸出下聲音更好的揚聲器,追求的方向有所不同,所以CST同軸單元便是在這個目標下的產物,其實仔細看目前TAD有很多技術其實還是原來的技術積纍上進行改進和突破的,好比振膜金屬鈹的使用

我一定要和這對2404合影,因為國內能見到的機會太罕見了


DSC00233.jpg

DSC0023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立体声 ( 辽ICP备11019170号-1 )

GMT+8, 2024-3-29 02:11 , Processed in 0.06521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