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声论坛

标题: 中國立體聲撰稿組 五月劳动特輯 —— 為什麼成為發燒友 [打印本页]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13
标题: 中國立體聲撰稿組 五月劳动特輯 —— 為什麼成為發燒友
為什麼成為發燒友

卷首语

為什麼我會成為音響發燒友?原來只不過想把張學友的唱片播好,希望張學友的歌聲越來越好聽,當然到現在還是不滿意,居然在有了一套正經音響系統後,聽張學友的唱片反而越來越少了,古典、民樂、發燒碟卻聽得多起來了,或許這就要怪港臺流行唱片製作越來越不夠水準樂吧

今次的話題,希望大家聊聊為什麼你會成為發燒友,你是怎麼成為發燒友的,以及成為發燒友之後生活產生的變化,這些故事相信會成為你珍貴的歷史,來吧,分享給更多人吧

參與這次主題分享的評論員有四位:Mr.Q、啊嗚、費云虎、蔚藍天空、Chrisalex_校長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17
音乐—唱片—生活
文  |  Mr. Q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选自德彪西的钢琴小品集《前奏曲》,为第一集中的第八曲,也是这套钢琴小品集中最为人熟知的曲目之一,这首短小而又抒情的前奏曲,具有五声音阶的特色,所描绘的少女清新、恬静、优雅而充满活力。德彪西这首小品的真正灵感,来自于法国诗人勒孔特·德·里尔的一篇同名诗,诗中描写的是"坐在盛开着鲜花的越桔树丛中的遥远爱人的温雅和妩媚姿态"

是谁在清晨低吟浅唱?
是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嘴唇红如樱桃
她的歌声轻放就像
夏日骄阳里百灵鸟
在枝头引吭歌唱……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18
德彪西因此获得创作灵感而创作出了《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每一个富有创造力和自由天性的大脑从小就能把充满诗情画意的音乐和丰富多彩的画面联系起来,这体现了艺术的共同性,也反应了人天生对于统一和谐自然美的向往

现在正是临近午夜十二点,我独坐在自己的房间里,正面的窗帘微微敞开一点,能稍许透进素淡而柔和的月光。月光直射的位置是一个二层机架,它的最顶层摆放着一台正播放着的黑胶唱机,唱盘安稳地旋转发出微弱的机械转动声,光线又非常乖巧地静静洒在漆黑光洁的唱片上,能隐约看到盘面上一层层细密精致的纹路——我正在听着由米开朗杰利弹奏的《亚麻色头发地少女》,全神贯注地听着琴声,看着唱片的眼神已经迷离,思绪已经飘忽到遥远的十多年前

“赶紧洗洗手吃饭,下午要看决赛了“

“太累了,不是很饿,睡一会儿起来看“

2008年4月的一个周末,早上补完课匆忙赶回家的我,踏入家门时已是正午。这天太阳不是很给面子,天气阴湿但是少云,给人憋气的感觉,骑着单车匆忙赶路的我已经有点上气不接下气,用冷水冲了下脸后只想往床上一躺。然而我心中激动万分,今天中央台要播出《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决赛录播,通俗组选手中有我极为喜爱的国内流行歌手——姚贝娜,这是她在2006年获得比赛亚军后再次参赛。大家了解这位歌手或是因为《甄嬛传》,又或是因为《中国好声音》中和那英导师的是是非非,以及她因癌症不幸去世的新闻报导。对于从五岁就被母亲一起带着看青歌赛的Mr.Q来说,认识一名音域开阔、气息强大的实力歌手显得尤为自然,而且是一认识并爱上……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19
“快起来了,你要看的开始了“

仿佛是黑暗中听到一声巨响,沉睡的我猛地弹起了身,我等待已久的表演要开始了。3/4拍沉重的低音钢琴伴奏已经响起,进而响起的是透明细腻的女声,陈述稳定深邃,气息畅快开放,共鸣区域完全打开,以一种自然充沛的能量感完美连贯地结束陈述。接下去是副歌前的一句连接段落:“千年之后一切是否都被忘却……”最后音直接进入换声区,音压顺流之上得展开,感情极度迸发,让人禁不住屏住呼吸

第一段副歌完成后是低沉磅礴的男声和声,随后姚贝娜直接切入连续C5高音,音色透彻明亮,在仍然保持其强大音压的情况下干净利落地直冲终点……只有短短的5分钟就足以令人深深记住这一场无与伦比的表演,整体表达一气呵成,感情表达之丰富让人魂牵梦萦,我坐在电视机前惊呆了,手心因双手紧握而冒出汗水。最终的评委打分环节,由“国家队”组成的大佬团最终给到这场演绎199分的历史最高分,满分是200分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19
“太精彩了,要是能录下来就好了”

思绪从遥远的记忆中拉了回来,回到现实的我盯着眼前已经转到黑胶唱片最内圈的唱头,思考起那个问题来:我们为什么会成为唱片收藏者和音响发烧友?这不知道是我盯着唱片和唱机第几次对自己发出的提问,问题的答案几乎不需要深想,结论早已深埋于我的灵魂——为了重播那些无与伦比的精彩时刻!人的时间和能力总是太有限,不止无法亲临每一次想要欣赏的音乐现场,就连亲身经历过的感受也会随着记忆消退而慢慢深埋于内心的角落,这时候就会不停地想:要是能录下来就太好了

唱片连接着音乐与生活,它把遥不可及的大师演绎记录到一个小小的盘面上,我们使用音响器材播放它,继而音乐可以持续陪伴在我们身边,充满我们的生活;唱片沟通着物理与精神,它既是人类创造发明的科技结晶,也是记录人类精神思想的载体,以科学为基础用艺术塑造它的形体,这是真与美的自然结合

正如郎朗在幼儿时期看《猫和老鼠》记住了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并且三岁就能在琴键上敲出正确完整的音符,才有了后来被父母和导师发现钢琴演奏的天赋,经过多年努力一举成名。所谓的“唱片演奏家”们或许没有成为专业音乐演奏家的能力,但是他们也由年轻时代各种各样与音乐相关的契机而深入音乐音响领域。所以一定要问我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而成为音响发烧友的话,那我肯定会回答——没有机缘巧合——凡是生活中和音乐联系的点点滴滴,每一次听到摄人心魄的震撼音响体验,都会成为进化到发烧友的动机和动力,这样的故事太多,多到数不胜数,多到Mr.Q已经记不得第一次是何时何地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20
言道最后,又是温馨有趣小故事的分享环节。Mr.Q平常会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播放唱片的视频,偶尔也会有些网友来询问如何组建一套入门级的黑胶系统。上周末我照常放了一段古尔德的巴赫《赋格的艺术》,没想到一位很特别的朋友私信了我,我的儿时玩伴,她比我大一岁,我们从出生就开始生活在同一个小区,从小一起玩耍,各自的父母都是同厂的老熟人。直到后来我随父母定居上海,而她在老家读完高中后去了成都,我们只是留了联系方式,但因为生活异地不再有交集,一年里只有过年回老家才会有联系

这次她告诉我,这些年很喜欢巴赫的音乐,宽广深邃平衡自然的风格让她在闲暇之余得以沉静心灵。看了我的小视频后也想拥有一套黑胶系统,可是预算只有3000块,问我是不是不太够。我欣然表示这些钱足够买一台很不错的入门唱机,同时自带唱放,足够让人欣赏音乐,我也顺便介绍了几款我觉得值得购买的品牌型号。发小先是感谢,而后说的一句话却让我始料未及:“那就先在这几个里面挑一台好看的,等以后熟练了再换更好的。”我十分惊讶于她的想法,明明一开始并未考虑过购买发烧音响这件事,但却自然流露出想要获得更好音响产品的意图

我们在音响发烧友这条路上已经走了不少时间,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多多少少都在想要或是正在升级音响产品,而这里面的心理,又有多少是为了名誉、尊严、攀比,而非想要获得更满意的声音效果呢?我不禁感叹,一张小小的唱片,不仅能收纳庞大复杂的音乐,也包含了世间百态人心冷暖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28
老宅—小宇宙—颠覆
文  |  啊呜

诶呦喂,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真的是让人揪心!好好的假期才开始了一半,家里的某一位就开始发烧了,是的,说的这位不是我,因为我从假期的第一天就“烧得不轻”了,工作太累,何以解忧,唯有音乐。孩子迷迷糊糊窝在沙发上的时候,欣欣然地问我:我感觉很不好,是不是你“发烧”传给了我?我一时竟无言以对,好吧,我拍拍她的小脑袋:抱歉啦,发烧或许也是遗传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29
老宅

关于我发烧的历史,关于潜移默化的烧前故事,说过很多次,老生常談了。其实除了老爸,还有一位引我音乐爱好入门的,也算是一位大牛,虽然他不是音乐界和设备界的大牛烧友,但正因为他的存在,我才能有条件和机会接触到、参与到和音乐相关的一片天地

芷江路,对于大多数上海原住民来说应该颇为了解,在租界众多的上海滩,这里算不上一个豪华上档次的地方。闸北区不比奢靡的法租界,也比不了气派的英租界,甚至连日租界也只能望其项背,但它确是我探入音乐圣殿的起点——那里有最疼最爱我的外婆以及和我最亲近的兄弟们

外婆家在一排排里弄深处的一间独栋房子里,从一楼到三楼都是外婆家的地盘,虽然单层面积并不大,但在记忆深处,那里可算是城堡般的存在。作为一个在几十年前引以为傲的光荣妈妈之家,每到节假日,就是舅舅们和父母们带着我们小辈回外祖父母家探亲的时间。每次刚进了弄堂,老远就能感受到外婆家的热闹,这热闹是勾引我去的全部动力,而这动力中最强大的是来自我哥的小宇宙。这么多年之后,回想起来那个记忆片段,对比如今长大了各忙各的兄弟几个,无限感慨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30
小宇宙

说到我哥的小宇宙,并不是因为当时被奥特曼和圣斗士星矢下了毒。不同于这些英雄人物虚无缥缈的意念和不知道哪里获得的神秘力量,我哥的小宇宙是某个真实存在的物件

最早一代的主角叫Walkman,一个黑色的小盒子,巴掌大,可以播放磁带。每次在外婆家聚会的那天,兄弟几个就各自从家里带来了平时收藏的珍爱磁带。大人们在一边嗑瓜子聊天,小孩子们就在另一边小一圈的桌子边头碰头地听各家推荐的宝贝歌曲,然后交流一下听感。这或许算是我最早的蹭听经历了

Walkman得到我们钟爱的最大原因是,每当听着听着开大音量被一边的大人嫌吵的时候,我们一群生蛋瓜子就可以簇拥着这个宝贝盒子随便去到一楼的灶披间或者三楼的亭子间,继续享受我们的小型音乐会,完全不会有使用录音机时因为设备体积和电源插座导致的限制了

最近总是听人在说UVCA的概念,但细细想来,哪个年代又不是这样的呢?发展和变化总是来得猝不及防。大概从98年开始,聚会的核心突然发生了变化——在这个充斥着各种奇妙化学反应的春天里,随着深圳特区大刀阔斧日新月异的同时,更多境外事物通过敞开的国门进入到日常生活中

于是乎,我们兄弟几个猛然间发现我哥的小宇宙鸟枪换炮了。放在桌子中间的小方盒子,变成了一个圆圆的家伙,名曰Discman,产品标识上赫然印着:S、O、N、Y四个字母。从此,再也没有人带磁带来聚会了,转而都是拿着一张张圆圆的光盘,来配合小宇宙神级换代的功能,令人惊异的除了新家伙令人称奇的造型,更多的是令人乍舌的音质盛宴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31
紧接着MD来了,跟在Discman屁股后面,风风火火,完全没有给我们喘息或多想的机会。似乎是一夜之间,街头巷尾站在潮头尖端的年轻人们,开始人手一个MD设备了。当然,在家里我哥又成了那个弄潮儿,家庭聚会仰仗着他强大的带货能力,在家里兄弟几个的推波助澜之下,聚得越发勤快了。这一回,小伙子们几乎人人都能成为唱片制作人了,每次的聚会,变成了小型的唱片发布会,当然,那只是每个人按照个人爱好和喜爱的歌手自己随意烧录的专辑

MD无疑是一项爆炸性的革新,突然就点燃了大家拼审美、比评判的乐趣点。就这样,一家门的几个毛头小子都长到了树木一样郁郁葱葱无比挺拔的年纪了。不远处的西藏北路拓宽了,不久,附近闻名遐迩的星火电影院关掉了,再后来,我曾经买过《泰坦尼克》原声大碟的那家音像店也不见了。我哥的那些曾经的小宇宙一个一个不见了踪影,或许是被他放到了抽屉的深处,我不得而知。但是,它们深切的和老宅子一起印在了我们兄弟几个的记忆里,美好的再也不能复现的记忆里了

当年那些个被置于桌子中间,被兄弟几个团团包围的小宇宙真的是给了我们几个孩子无限接近艺术的空间以及幻象。最后的最后,外婆家的老宅子也渐渐被移为了平地,这个幻象最终隐没在现实中——我们几个人没有一个最终选择了走音乐这条唯美却异常艰险的人生道路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32
颠覆

我的少年时代,仿佛是随着外婆家的房子一起消失了。很快到了要走人生独木桥的年纪了,加上外婆家的乔迁,大家族的聚会愈见稀少。兄弟几个也是随着父母各奔东西,各自忙着自己的学业了。因我哥而起的小型家庭音乐会也就慢慢地淡出了我的生活范畴。随之而来的是MP3横行霸道的年代了,一个小小的盒子可以往兜里一揣,连上耳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听音乐了

读到大学以后,家里出现了电脑这个新时代的三大件之一。电脑加上一对小巧的桌面音箱,成了大多数爱乐之人的标准配置,这是早期电脑HIFI的雏形了。我从来都不曾想到过自己可以像专业人士那样“做自己的专辑”,直到Realone的出现——把自己喜欢的音乐从网络上下载下来,然后在MP3/MP4上播放,还可以自成一体地编制成我最爱的发烧大碟,什么周杰伦、孙燕姿、周传雄、王菲,同时随着自己的喜好排序出现在一张碟上,这在多年前的家庭音乐会上一定是惊掉我们下巴的动作。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整个唱片行业也是颠覆性的吧

很多时候,人生的一个决定或者判断,往往是之前几年或者几十年的潜移默化和环境熏陶,综合作用下来的结果。换一句话来说,活在当下,去感受生活给予你的,又何尝知道在未来不远的某个时间点,生活会给你惊喜,馈赠你一群志同道合结伴通行的朋友呢?就像你们之于我,在那老宅后的日子里,陪着我从一个初烧小白,成长到一个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的东西和感悟的评论员

这一路,感激不尽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33
为什么要听
张学友
文  |  费云虎

为什么我会成为发烧友,原来只不过想把张学友的唱片播好,就是希望张学友的歌声越来越好听,当然到现在还是不满意,居然有了一套音响系统后听张学友的唱片反而少了,古典民乐发烧碟听得多起来了,这就要怪港台流行唱片的制作不够水准了(笑)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34
青葱少年走在晴天下,走在街道上,街两边各种店铺一家依着一家,少年放学回家,亦或是休息日闲逛呢,但那首歌曲飘进他耳朵,飘进了他心里,他的脸色也在发生着光彩,“前程往事成云烟 消散在彼此眼前”。这么精致而美好的歌声里找到了吻别,看见了唱歌的人,张学友,连名字都那么好听

多少年过去了,张学友的歌曲陪伴他一路走来,有什么难受的事,不解抑郁的情绪,都要听听张学友的歌曲,一首首暖在心,人生希望依在

不久家里来了一台二手松下录像机,是表哥送给我们家的,有了它,一旦有了些零花钱,就跑去音像店买张学友MTV和演唱会录像带,音质居然非常好,比后来的CD好听,我没有说谎,真的是这样,为什么会是这样,我也说不清楚。那个时候卡拉OK老流行了,母亲喜欢徐小凤,买了一台JVC的VCD机,全家高兴了半天,音像店买的张学友CD,也终于可以唱起来了,再后来又换过一台现代牌三碟式VCD机,我也是继续买碟听,顺便说一下,这些VCD机只能听听流行音乐,要听古典音乐简直没法听,那一阵我甚至还怀疑古典音乐碟有必要出么,不好听啊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34
属于我的第一台音响是Bose妙韵2代,为什么会是它?在上海百脑汇Bose专卖店里有一间影院视听室,就是按照影院标准做的声学处理,演示了Bose 5.1系统、Bose 901系统,还有在银幕左手角落的桌子上摆着的那台Bose妙韵,记得那天播放的是腾格尔《家》这首歌,音量调大后的声音令人震惊,浑厚有力而大气,像真人在眼前演唱

我把妙韵带回了家,天天放上张学友的CD听,过足了瘾,很快问题来了,音质还是不理想,不怎么再用妙韵听流行音乐了,古典音乐更无法在这种系统上聆听,我又回到了购买妙韵之前上下求索的心理阶段

这时就要说到音响杂志了,什么《高保真音响》、《现代音响技术》都会买来看看,漂亮的高级音响照片,引人入胜的评论员文章,看得我津津有味,原来古典音乐会那么好听,原来音响系统能那么漂亮,再去逛逛高级音响店,哇,那些杂志上的高级音响系统就在眼前,播放出来的古典音乐果然好听,当然古典音乐也不是我的菜,张学友才是,JACKY的CD带在包包里,在音响店里试着放在真正的CD机里,在美轮美奂的系统前,我恍如仙境,听到了从未有过的张学友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35
听音乐就得正正经经地搞一套音响系统吧,回到现实,经过一番选择看中了山灵的SCD1,这台机器外观漂亮,可以播放CD也可以播放SACD,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购买了很多张学友的SACD碟

有了CD机还要一台功放,这台是咸阳马頓音响的九点钟晶体管功放机,外观朴实,声音在低电平下有力度,还很便宜,虽然便宜,老板仍然很热情推荐还安排送货,嗯,印象很不错;作为电声转换喉舌装置的扬声器,则选择了英国AE一对超低价入门书架喇叭,Compact 1被我请来参与系统鸣放的最后一环

先来一首张学友《不老的传说》,的确好听多了,细节、氛围、高低频,还有一种只有真正的高保真音响才会有的气氛感。HIFI系统有了,怎么着也要来试试古典音乐,再来一段李云迪演奏的钢琴曲…原来古典音乐可以这么好听呀。奇妙的变化出现了,听古典音乐的时间首次超过了张学友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36
更奇妙的现象,人对新鲜事物在一霎那或一段时间内特别的好,但过了这些时段,又觉得什么都不好了,升级扬声器的想法在心中滋长,记得惠威的M1书架箱是在一次音响展上,现场直接付款抱回家的。兴冲冲回家换上惠威后,声音当然比之前的AE小箱子好得多,二对扬声器出来声音的味道还是不一样,AE更有氛围感,但论细节和低频清晰度则是M1更好

音源继续升级中,在一套系统中,我比较认同音源的首位性。这个时候,和校长发生缘分的机缘来了,看了校长撰写的《小张谈音源》系列还有他写的《银黑对决——Sony SCD-1和Krell SACD Standard》 ,我也想能在家里体会到这样的比较,后来陆续购进了Sony SCD-777es和Krell SACD Standard唱机,为什么不是校长同款SCD-1?因为我更喜欢金色的三条七

从山灵到Sony再到Krell 都是SACD机,为什么我会选SACD机,因为张学友出过很多SACD版本的唱片,《歌神同行》整四套唱片全部是SACD格式的重制版本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36
这套惠威M1扬声器系统,听久了总觉得不过瘾,中低频缺乏厚度。底盘不稳,是不够耐听的声音。张学友九十年代的唱功是浑厚有能量感的,大部分经典歌曲也灌录在那个年代。于是心里萌生要速速换掉扬声器的念头,下一对扬声器,一定是要中低音浑厚有力的吧

有段时间《高保真音响》杂志每月都会去买,对杂志主编潘志强的名字如雷贯耳,也知道潘主编离开杂志后的创业品牌平均律音响,经过了解平均律产品,就是要在中低音上产生极其出彩效果的设计

我是一个幸运儿,早已停产的平均律开山之作Opus 1,通过一位闲鱼卖家来到我家,设计师潘志强先生在Opus 1的设计风格上,追求一种有别于现在市场上充斥的,强调高解析的声音特色,而是回归传统老烧味道的厚重温润,刻意呈现强大有质感的中低音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37
Opus 1一听难忘,M1立即被雪藏,Opus 1将陪伴我很久很久,我在心里对自己说。雨果唱片、达人艺典这些发烧唱片陆续多了起来,爵士乐、弦乐作品陆续参与唱片鸣放。张学友唱片虽然不断购入,在我收藏的唱片中占比约70%,听得却不多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显然功放在整个音响系统中是一个短板,九点钟已经不能满足我了,在系统中拖了后腿,在低电平下还不错,有力、清晰、动听,但声音有些偏硬,一旦扭大音量,立即暴露它的丑态,失控、浑浊、刺耳

那个时候考虑过不少功放呢,Krell S500、Dussun R30、Kinki EX-M1、Roksan M2、Sony TA- A1ES 、Yamaha A3000,留下哪一台呢?一台都没留下,有些好东西是要耐心等待的,需要机缘巧合的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38
我和校长最新的一段缘分开始了,校长蛰伏一年用心力作,也是中国立体声首款作品,人民的功放登场了,而且还是闪亮登场的,校长带着这台满怀信心期待的作品,来到了我家,经过长达三小时的安装试听,人民功放那种温润细腻、耐听大气,即使开大音量依然表现出色,音质如水晶晶莹剔透,如水珠光润柔和,与Opus 1完成了首度合作,配合度很高

现在我静静地播放着唱片,安心美好愉悦,但这就算结束了吗?张学友依然不是我听音乐的主打唱片,这就要怪香港唱片录音水准不高了,但丝毫不影响我不断购入环球唱片公司每年新出的重制版唱片,那是我心爱的收藏,摆在那看着满柜的张学友,我依然感到幸福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41
我在中唱
洗过澡
文  |  蔚蓝天空

这个问题和我爷爷奶奶有很大关系,首先说下家里情况,我爷爷奶奶是中国唱片总公司上海分公司的老员工,在唱片行业做了四十多年,退休时获得中唱颁发的一张金唱片,我一直珍藏在箱底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44
我的小学和中学时代都是在唱片厂里度过的,基本上回家作业也是在唱片厂里做,吃饭洗澡都在唱片厂,你们别笑,当时普通上海居民家里都没有热水器,冬天都是跑到外面公共浴室洗澡的,唱片厂福利好,有自建的员工大浴室,连校长也在里面洗过,说不定我们当年还有坦诚相见的一面之缘呢(笑)。我家里有非常多的磁带,还有黑胶唱片和薄膜唱片,几乎每天都能受到流行音乐和戏曲的熏陶。很多贴磁带的粘纸被我带回家到处乱贴,也成为了我一段美好的童年回忆

真正开始发烧应该是我工作以后,我是搞计算机基础架构和软件开发的,每天的工作实在是太累了,电脑看得太多,眼睛干涩,视力也明显下降,原来喜欢玩游戏后来也不玩了,电影也看得少了。从我老爸的发烧音响器材中拿了一对丹麦品牌的书架箱,开始了我解放双眼的音响爱好。这一听就是十二年,期间从未间断过对音响和古典音乐的喜爱,回顾以往的所有爱好,我也痴迷过不少其他爱好,比如摄影、羽毛球、摩托车等,但都没有听音乐那么痴迷和执着

在我的音响道路上,并没有买过高价位的顶级器材,因为家人也不太支持我花太多的钱在音响上,我一直都是遵循白岩松老师所说的玩音响方式:器材只玩到百分之九十的度吧!不过,我愿意在房间空间上的投入,甚至超越器材价值无数倍。太太一直不太喜欢听古典音乐,特别是听到大提琴的声音,像锯木头的感觉,所以我在客厅只玩了比较短的时间就搬入了单独房间里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46
最早的听音空间是一个十平方左右的独立听音室,也做了四面墙壁的吸音处理,并把房门也做了密封隔音处理。总体来说还算满意,毕竟不再影响家人生活了,但是时间久了也发现小空间的不足之处,比如声场小也没法承受大声压的大编制交响乐,就这样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一咬牙换到了一套别墅里,之所以可以换到远点的地方主要还因为现在工作时间比较自由,不用朝九晚五,所以才可以搬到比较偏远点的地方,如果是上班族肯定第一考虑还是地段要近一些,不能光想着音响空间

现在的听音空间在地下,宽5.2米长7.5米高2.9米,这样的空间对音箱的摆位,以及声学布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对于玩这样的空间也是第一次,前段时间请教了一些声学老烧,比如中国立体声群的郑氏声学,在吸音和扩散的比例上一直比较纠结,暂时墙壁还没有固定声学材料,要多尝试之后再考虑如何做了。但总体来说地下室唯一要处理的,就是防潮除湿问题,这个也要看房子建造的质量,我这里基本上没有任何渗水问题,墙面全部做了防水处理湿气不大。除了这个问题以外,其他方面对声音都是有帮助的,比如不会干扰邻居,晚上想听多晚就多晚,全封闭的空间对于箱子的能量感也帮助很大,背景噪音非常低,可以听到很多的细节,甚至觉得噪音处理好了,比选一台高细节的解码器更有效

器材的选择上,个人比较喜欢传统的英国音箱,声音特点是温暖耐听,不会特别刺激,比较适合我这样的高度用脑力工作发烧友,回家开音响只想放松自我,声压开大些也不会吵闹,也不会影响和别人的对话交流。声音需要自然流畅,可以略带一些好听的音染来烘托音乐氛围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46
我把玩的音箱有英国CELESTION百变龙的SL6铜膜版,这对书架箱是我在书房听的音箱,非常喜欢其铜膜高音发出来的声音质感。主听音室是一对三分频12寸低音单元的KEF老旗舰参考系列Model 105。KEF于1961年在英国创立,由英国BBC广播公司前工程技术部主管Raymond Cooke与其合伙人创办,这位Cooke先生在当年是相当牛逼的大师级核心技术人物。Model 105这款产品采用独立的低音和中/高音箱体,可在整个音域内实现时间校准甚至音频扩散,更有四阶Linkwitz-Riley声学分频,与其声学性能相匹配的醒目外观,为家用扬声器树立了新的标准

Model 105高音采用T52高音,比LS 3/5A音箱的T27高音更高级,尺寸也大一些,它的中音和LS 3/5A一样都是B110单元,而且还有一个B300的12寸低音,这是3/5A所不及的。音源方面有数播、美国大鹰CD转盘、德国多能士黑胶唱机,数播上并没有采用主流的TIDIAL串流方式,而是采用专门为音乐设计的Daphile操作系统,中文叫达菲系统,这是一个采用Linux内核的操作系统,功能非常强大,音频设置相当全面,也兼容大部分的声卡和解码器

系统主机我采用惠普的瘦客户机,它是四核AMD芯片,具有足够运算DSD512的计算能力,而且没有风扇,是音乐主机最适合的硬件,供电采用高级19V线性电源供电,杜绝了信号底噪。我是一个不排斥任何音源的人,选择听什么音源是从音乐本身出发,有好听的数播资源就听数播,有好的CD资源就听CD,只要能给我带来美好音乐享受的我都会尝试

初次投稿,也希望能和上海的发烧友多多交流走动,学习大家的好经验,谢谢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51
感謝
免費音響學校
文  |  Chrisalex_校長

發燒友是什麼意思?發燒友這次詞據說源自香港,他們把“音響器材愛好者”稱為“發燒友”,在五、六十年代,當時香港玩家主要用電子管機,也就是膽機,膽機大家都知道,因為有電子管的緣故,一開機會發熱,一到夏天就更了不得了,像發高燒一樣,甚至有的電子管過熱也不關機,結果機器燒了,於是人們把玩膽機玩到發燒還不肯關機的人,稱為發燒友

後來這個詞延伸開來,我們把痴迷於某種愛好的共同群體,稱為發燒友,比如電子發燒友,電單車發燒友,甚至還有吃麵發燒友(笑),我是怎麼會變成音響發燒友的呢?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52
從小養成的習慣

我愛看日本《Stereo Sound》雜誌,菅野先生在世時,每一次翻到雜誌,一定第一時間先翻到《唱片演奏家專訪》欄目,先看菅野先生採訪日本音響發燒友,讀一讀他們的故事,久而久之我發現一個共性,所有的發燒友的原點,基本都是家庭環境,或受了父親喜愛音樂的熏陶,或受了母親愛唱歌曲的影響,或受了同學家裡音樂鳴放的激勵,甚至還有受了隔壁鄰居音響的刺激,反正都是在少年時代便種下了一顆種子,以後慢慢生根發芽

我的少時記憶,也與中國唱片廠有關,與一同撰文的蔚藍天空先生有相似之處,也洗過澡,我的外公還負責了電唱機長命牌唱針的設計工作,所以家裡能接觸到不少與聲音有關的製品,我的父親喜歡聽古典音樂和歌劇,我還記得他喜歡聆聽節奏歡快的圓舞曲與帕瓦羅蒂演唱的歌曲,不過小時候家裡沒有音響,後來父親買了組合機,還是從海外托親戚免稅帶回來的,用中唱製作的黑膠或薄膜唱片,放在組合音響的最頂上播放

當時看到父親將頂部的有機玻璃罩子推上去,然後把黑色的密紋唱片放上有一層橡膠墊的轉盤,然後把唱臂從右邊拿起來,輕輕地放到唱片上,父親眼睛不好,是高度近視眼,所以放唱片經常放不准,常常是“垮噠”一下從唱片上跌落下去,揚聲器發出劇烈的聲音,或者是落針太靠內圈,前面幾分鐘錯過了,於是,這個放唱臂的光榮任務,就經常由我自告奮勇來擔任,不過也不可能只做這一環,後來從開機,拿唱片,放唱片,扭大音量等一些列活兒,都在我慢慢摸索後一站式操作完成了

小孩子總是有好奇心的,這樣的播放藝術,讓我很好奇,為什麼就把一根針放上去,聲音就能從喇叭裡面傳出來呢?唱針一圈一圈旋轉,沒有施加任何方向的力,為什麼會往裡面跑呢?為什麼黑膠唱片有噼劈啪啪的聲音,把灰塵掃乾淨卻還是總有炒豆聲呢?為什麼用手摸唱片坑紋,用眼睛看坑紋都看不出究竟,卻能放出不同音樂呢?十萬個問什麼的我,總是纏著大人提問,當時大人也沒辦法和我說明白,因為他們只是普通的工人,不是發燒友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54
學生黨的隨身追求

學生時代沒有什麼錢,所以大部分音響設備都是便攜的,因為內心留著發燒友的種子,所以總希望提升隨身設備的音質,當時想要拼命提升的,是兩個環節:隨身播放機和耳機

隨身播放機無非就是從卡帶機到WALKMAN,卡帶機我還用過幾個,陪伴我時間最長的是AIWA,至今都在,WALKMAN陪伴我最長的是PANASONIC,因為價錢便宜,聽過聲音最好的是SONY,我還借過同班同學的D-777(那位同學後來也成為和我一樣的發燒友,我們至今都保持聯繫),那是薄身的CD播放旗艦機,聲音那是真的好,不過後來使用過SONY的老款早期隨身聽,它們的共性是聲音出色,中低頻好,但用電和防震都很糟糕,無法攜帶出門,當時這些機器是有二手的,都是在上海襄陽中路的現代電子城一樓舖位購買

對聲音的追求,讓我放棄了小耳塞,可能就是從那個時代開始,我拒絕再聆聽小耳塞,倒不是因為振膜接近耳膜會影響聽力,而是聽過大耳機之後再也回不了頭,當時受我們追捧的大耳機是SONY,從MDR-V100往上走,最LL到MDR-V600,V600是大型耳機,重視低音的DJ使用款,聲音厚暖飽滿,人聲很好,如果你不喜歡豐滿的低音,而追求高音透明的話,選擇V6和後期的7506,它們的聲音非常準確,高還原度瞬態出色,而且重量不像V600這麼重,戴起來不會有壓力,為了追求音質,這些都是在虯江路市場內淘二手,我記得V600也要300塊,後來借我D-777的那位朋友,在現代電子城斥重金買了SONY MDR-F1,有一次讓我驚為天人

為了聲音的提升,我從AKG K70升級為從當時基本沒有學生會用的Sennheiser HD580和HD250 II,是全紙盒的老版,我不單單在宿舍和課堂使用,更多地,是在學校到家裡的騎行過程中,冬天天冷騎自行車為耳朵禦寒,甚至坐公交車也會戴著,我觀察過,路上和我一樣戴類似耳機的根本沒有,或許,這就是一個發燒友學生黨的追求吧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54
追求播放新境界

從小耳聞目染父親播放的古典音樂,我也開始習慣家裡有些背景音樂,不過,我似乎總是在追求音質的新境界,因為和自然界的真實聲音相比,家裡的音響永遠摸不著邊,不過當時還是父親使用的國產二喇叭四喇叭年代,直到進入高中,我才有了自己的第一套音響。之前寫過,那是JVC的組合音響,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購買的兩千元不到,日本JVC製作CA-MXS2主機搭配SP-MXS3,還討價還價多問營業員要了幾盤SONY的空白磁帶作為折扣(開票價格上少不了,營業員一般會有磁帶作為贈品)

當時住在四樓,在週末休息日可以把喇叭開得很響,不怕吵到鄰居,記得還將喇叭拿到陽台上的鐵架上,向陽台外面發射,為的是給別人也聽聽好聽的音樂,當時很自豪自己的音響可以開得很響,一般以前的收音機因為功率的關係開不響,這套三分頻組合音響就覺得比較HIFI了,能開得咣咣響,當時聆聽的大部分是歐美金曲和舞曲,卻沒有鄰居來敲門投訴過,別人可能還以為這是小區提供的背景音樂呢

我發現這套音響在多樂器大場面下,還原還是不夠理想,因為揚聲器成本的緣故,無法呈現出深沉的低頻,而且隨著愛聽的音樂越來越多,我需要模仿各種樂器惟妙惟肖的系統,目前的ALL-IN-ONE組合音響。從那個時候起,我堅定地走上了發燒友之路,因為除了成為發燒友,我沒有其他路可以選,家境窘迫無法愛啥買啥,只能把自己培養成發燒友,為了提升音質而精打細算,別人話一萬塊獲得的提升,發燒友可能只要三千,所以說,為了省錢發燒,我成為了發燒友

從MARANTZ CD63SE音源+KORSUN U2功放+ROGERS DB101系統到SONY SCD-777ES音源+PS AUDIO 5.5分體電源前級+200CX後級+CELESTION SL6/PIONEER LH5揚聲器,加加減減,線材電源,這些系統帶給我很多快樂,我聽音觀的很多標準是依靠這些系統建議立起來,我開始用文字和圖片記錄下這些心路歷程,並在一個叫做「耳機俱樂部」的地方分享給其他人,後面的故事,你們都已經知道了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55
免費音響學校

為了成為合格的發燒友,我要去“學校”上課,和學英語一樣,你需要在課堂上先學會ABCD,時態語法,然後才能出來去英語角和老外對話,發燒友也一樣,你要有書本知識,也就是看雜誌文獻,還要有老師指點迷津,我的音響免費學校,就是二手音響市場,我的老師,就是二手器材商家,別總是說二手器材商家是凶神惡煞,一天到晚磨刀霍霍想斬你一刀,當年他們的態度可比現在要和氣很多

因為離家比較近,我幾乎每週都會去的,是大自鳴鐘電子市場,正名叫宜康電子市場,1922年在上海公共租界勞勃生路(今長壽路)、小沙渡路(今西康路)口建造了一座十四米紀念塔,塔上有只大自鳴鐘,每個一刻鐘就會自動報時,因此得名,電子市場直到2009年1月正式關閉,它曾是上海著名的盜版碟、打口碟集散地,也是日本洋垃圾音響器材的聖地,電子市場分成兩樓,我是騎腳踏車從家裡過去,停在一樓路邊,一定要鎖好,還要至少兩把鎖,否則魚龍混雜一出來可能就沒了,然後走進去,一樓逛完然後到二樓,二樓出口零距離連接西康路橋,橋上還有各種生意攤位,非常有趣

老陳是我在那裡最好的老師,他的店鋪在一樓正門口的二樓正上方,所以逛起來的順序是,一樓走到底,逛一圈,然後爬到二樓,再從盡頭走到老陳的店,當時市場裡做二手器材的有好幾家,我現在都還能憑印象描繪出哪個位置有音響鋪,一般是什麼類型的器材,最早的時候是SONY CDP-333ESD和555ESD這樣的唱機,後來逐漸出來了7開頭的SONY以及MARANTZ/PHILIPS高端機,不過都是100V,每個店家都有大型100V變壓器坐鎮

老陳的器材不是最多,也不是最高檔的,但人卻是最和善的,我每一次去,他那邊基本都有熟客在聊天抽煙喝茶,後來去得多了熟悉了,他還會叫我自己動手拿一次性塑料杯泡茶葉茶,學生黨到市場裡,一般不受人待見,因為口袋淺消費能力低,老陳卻看我喜歡音響,對音響器材講出來頭頭是道,於是格外關照,我經常扮演著旁聽生的角色,站著聽他們幾位大佬討論器材講課,有很多對日本器材的見識和經驗,就是當時積累下來的,NEC的功放,STAX的唱機,DITTON的喇叭都是老陳來向我介紹LL之處,它還鼓勵我親自觸摸,按一下這個摸一下這個,看看人家怎麼做機器的,還打開頂板指給我看,這個是什麼,那個是什麼,為什麼這樣做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1:56
寫在最後

沒有這樣的領路人,我認為我不會在音響學習的黃金年代迅速成長,所以這也影響我,有後輩年輕人需要領路人之時,我們應該充當這樣的角色,只有這樣,才會有超過校長的校長平方校長三次方誕生,讓音響市場變得多元化變得有趣,當時與大自鳴鐘電子市場日月同輝的是上海襄陽路上的現代電子城,當時也有不少二手音響舖位,大名鼎鼎的阿彪就是當時ICON級別的人物,我記得當時他的店還是夫妻老婆店,裡面的器材昂貴到嚇人,我第一次看到KRELL功放和WADIA解碼,就是在他們家;還有後來擔當TAD中國總代理的淘樂音響任老闆,當時也在較高樓層有一個鋪,他們都是向我傳道授業的音響老師傅

音響光看書看雜誌,很難成為一個真正的音響發燒友,因為文字和圖片傳遞給您的感動樂趣有限,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音響背後的人,人的作用是第一位的,不管是設計器材的人,生產器材的人,還是推廣器材、抑或銷售器材的人,人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器材的魅力,人所傳遞出的共鳴有時比聲音更有趣,我為什麼會成為音響發燒友?因為我能感受到這種有趣的共鳴,沉醉其中樂此不疲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21-5-14 22:04
今次的分享全部刊登完畢,感謝各位撰稿組成員的辛勤分享,看得好,請說LL

作者: DXDXDXLM    时间: 2021-5-14 22:12
好玩。
作者: richardqian    时间: 2021-5-14 22:58
LL+AWL
作者: ewen_3022    时间: 2021-5-14 23:35
LL
作者: yamuling    时间: 2021-5-15 01:36
LL VUCA
作者: lujianbin07    时间: 2021-5-15 07:58
LL
作者: zaar    时间: 2021-5-16 10:02
80年代因为买不起夏普777而形成的一丝怨念最终还是在几十年后全面占领了我的脑子,于是,我发烧了。
作者: dx300    时间: 2021-5-16 13:20
AWL

讲起中唱,宛平路上的门市部离家近,我一直去兜  直到关门。   
作者: reedliao    时间: 2021-5-16 13:53
LL,自己的不发烧路子的起源也有各种类似。
作者: fashaozx    时间: 2021-5-16 14:10
LL
作者: eagame007    时间: 2021-5-17 08:11
LL
作者: kentbai    时间: 2021-5-17 09:00
LL
作者: xtrfl    时间: 2021-5-18 16:39
      LL
作者: pmj1980    时间: 2021-6-1 00:21
LL,

作者: duzuoyouhuang    时间: 2022-11-17 18:10
ll




欢迎光临 立体声论坛 (https://www.stereosound.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