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声论坛

标题: 中國立體聲撰稿組 六月特輯 —— 陌生系統123 [打印本页]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2 23:17
标题: 中國立體聲撰稿組 六月特輯 —— 陌生系統123
陌生系統123

卷首语


本期選題來自一位網友的真實問詢:校長,有個問題我一直沒明白,你怎麽從複雜環境中判斷一個陌生器材的好壞?我想買數播但不喜歡盲狙,要去朋友処蹭聼或商家処試聽,但別人的系統和環境與我的完全不同,喇叭和功放都不一樣,怎麽才能知道這個數播聲音好呢?即使聲音好,我又怎麽知道聼到的是數播的功勞而不是功放的呢?

應該如何從複雜的系統當中把簡單的事實揪出來,應該很多初燒朋友會有這樣的疑問吧,作爲資深音響評論員的你,能不能把這個訣竅分享給各位稍有,如何在陌生系統的聽音中掌握123,最基本的要素,讓初燒少走彎路,擦亮慧眼,希望聽到大家的聲音,参与这次主題分享的撰稿人是:流氓才子、DXDXDXLM、啊嗚、齊達内、校長




手機微博閲讀:



微信公衆號閲讀: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2 23:28
鏡中窺人

文  |  流氓才子

有一个被人用滥了的三连哏,叫做: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在后现代主义的当下,虽然做如此的发问,略显荒诞,但是我们亦无法回避这个哲学话题背后的现实意义:人对于自身的认知,是一直在探究和追寻答案的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2 23:30
有时候在线下聚会,和一些新朋友相识,会有朋友和我开玩笑说,原来你就是流氓才子啊,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嘛。其实每每碰到这种情形,我也会很好奇自己曾经和彼时,在别人眼里是一个什么样子,因为人对于自身,往往是盲目的,所幸,周围身边的人,都是镜子,我们从他们眼里,从他们嘴里,可以看到不同侧面的自己,时间长了之后,慢慢才会对“我是谁”有一个渐渐清晰的轮廓和认知

啰嗦许久,绕回今天的主题,对于陌生的系统,我们应当如何尽快去认知和把握?这个答案其实和自我的认知是一样的,你基本没法在缺乏参照物的前提下去判断完全陌生的系统,但是你可以利用其他的对比对象,像镜子一样去慢慢窥探系统里面的各个环节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2 23:32
也许你会说,整那么多复杂的没必要,直接把系统组建一件一件拆下来,装在自己系统里挨个尝试不就OK了?没错,这确实是最费时费力但往往最有效的方式,很多时候我们音响评论员就是这么操作的,将变量控制在最小,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判断。当然,更多时候我们是没有机会挨个在自己熟悉的参考系统上试验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能有其他镜子吗?我想还是有的,下面也简单总结了几个方法,但所有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平日里的多听,多比较,培养和保持住自己对于声音的敏感性。如果对于音响评论员来说,还应该增加一点:保持持久的热情和好奇心,这点尤为重要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2 23:34
我想说的第一个办法,是以前人为师。这里的前人包括但不限于资深杂志编辑或资深论坛玩家对于一些品牌产品的归纳总结。生而有涯,学海无涯,一个人哪怕是将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在各种复杂排列组合的试听中,也很难参破市面上光怪陆离琳琅满目的众多音响产品,更不用提近一个世纪以来数不胜数的经典电声产品,因此凡事多翻翻杂志,多查阅查阅曾经的资料,多搜索搜索论坛的讨论,是多多益善的。虽说别人的耳朵不能替代自己的,虽说大师也会有误判的时候,但是站在历史的视角,去看看前人的众多分享和总结,提炼出共性的地方,一般来说就很难翻车。

举个例子,台湾《音响论坛》杂志,对于每一个评测的器材,都会给出一个该价位基础上的“音响二十要”、“音响五行个性图”和“乐器人声十项评量”。嫌文字太繁琐的读者,往往可以直接看这三张图就可以了解器材的大概。我自己也常常偷懒这么做,但我不会太细究其中的打分,因为里面有太多音响类杂志固有的滤镜美化(此处吐槽一句,我不喜欢香港《HIFI音响》杂志,就是因为文字上的PS有点过头了),我个人更加注重的是器材音色上的大趋势,也就是音响五行个性图,了解某些品牌的某些产品,往往看看个性图就能明白这个器材的大致脾气风格。在搭配和感受新的系统时,如果碰见在杂志或者论坛见到过的器材,起码Ta的基本个性你了然于胸。同时,很多品牌的风格是有传承的,所以掌握了品牌的个性,也能帮助我们做一些判断,比方说,如果一套以Roksan为音源的系统,高频过亮过刺激,那么在分析问题原因的时候,我绝对不会最先从音源开始排除。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2 23:35
第二个办法,就是以音乐为师。器材可以有千变万化的各种组合,让我们琢磨不透,但是所有器材都是为了重播音乐服务的,硬件无法直接揣测的时候,便是软件上场的时候,带上自己熟悉的录音,带上这些音乐在自己熟悉系统上播放的记忆和印象,让它们在陌生的系统上鸣放,再借由两者的对比,找出不一样的地方。有些人对于信息量的多少比较敏感,有些人对音色的变化比较敏感,所以适合每个人的真命天曲都不尽相同,校长用花姐的《猎人》做试音,我们笑称之为“校长来了”,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一首参考,也许是劳模来了,也许是才子来了,风格不限,适合自己的就好,毕竟音乐才是我们折腾音响的初衷和归宿。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2 23:37
第三个办法,就是以损友为师。子曾经曰过,三人行必有吾师。当一个人面对陌生系统、陌生环境感到彷徨的时候,平日里在器材上互相挖坑、互相交流的损友们也会是你最好的参谋,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集体的智慧和头脑风暴会是决策判断中的有利因素。因为熟悉损友们各自的口味,所以同一个系统,在不同人听来也许会有不同的判断,结合各人的特质,提炼出共性,也是迅速了解和判断器材素质的好办法。但是,这种方法不适合人太多的场合,因为各人的听感也是下限很低上限很高的存在,不确定的浮动也会很大,不排除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因此,损友在精不在多是这个方法的精髓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2 23:38
器材和人生一样,未知的,陌生的,才更能激发人们探究的兴趣,音响和音乐都是讲究多样性美感的领域。有些人精彩纷呈地活了80年然后忽然驾鹤,有些人花了30年去生活,然后用了一眼可以望到尽头的50年才离开。前者和后者,你更喜欢哪一个?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2 23:40
多聽多買多熟悉

文  |  DXDXDXLM

如何在非自用系统中判断一个器材的好坏,说老实话是非常困难的事。首先一点,请确保能有现场AB的条件,比如想要判断数播的好坏,那现场应该有一台另外的音源,CD也好,笔记本也好,另一台数播也好,没有对比的情况下基本靠猜。同时对于这套系统的其他设备熟悉程度,也会影响判断,特别是后端,也就是说最好是你所熟悉的喇叭或者耳机,起码能确定基本的素质和表现形式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2 23:42
如果能以ABA试听法就更科学了。试听时,从A换到B,似乎总会感觉B要更好些,有种种优点,而之前那个A有不少缺点。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让商家或友人辛苦一下,尽可能进行ABA试听法,也就是听过B之后再切回到A听一次,多一次确认会把第一次试听的先入为主的印象给打破,从而获得更客观有效的答案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2 23:43
判断器材每个人标准都不同,比如之前的《十万解码超级试听会》上,最终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同。往往一些在边缘处理良好、更舒缓、听着更厚实的设备会在不熟悉的系统上给人更好的感受,听上去更耐听但不一定代表这器材就真的素质更好更安定,也有可能是hufi派。密度、背景漆黑度、结项感、定位、低频层次,透明度,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代表了硬素质方面。但在有限价位,如何平衡取舍硬素质和调音走向,还是得看自己的判断和喜好,没有对错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2 23:44
越高级的系统越需要调教,有可能你听到的系统不够好声是因为搭配问题而不是设备本身不好,尤其是电源线和空间这两部分,会很大程度影响到系统最后表现。老烧的试听经验更多地来自于自身玩得多听得多,在听出问题后看看系统搭配能大致判断出问题出在哪个环节

如果可以,请带上自己的音乐文件,商家可能会播放最适合他这套系统的音乐掩盖部分问题,对于瞬态、整体完成度、控制力等可能需要多种音乐类型来进行确认,除非你完全只听一种类型,那播好这类即可。电音、摇滚、现场live这类制作优秀的往往更考验频宽、动态和速度感。试听曲目没有高低之分,选择自己常听的,更能体现自己关注特性的曲目去进行试听即可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2 23:48
飛行員哈姆雷特的云試聽

文  |  啊嗚

对于你们看到的卷首语,其实,问问题的那个人就是我……参加了「校长和他的朋友们——十万解码超级试听会」那次活动受益匪浅,但对于不同环境下听音体验的真实性以及对器材评价的有效性,还是心存疑虑,于是我向“万宝全书”张氏国际咨询相关意见:校长啊,两次活动分别用TAD M2500推TAD ME1和TADM600推TED CE1听感差异很大,那要怎样单独去判断这两对喇叭的声音呢?

这个问题延伸开来,就是如何在不熟悉环境中确认器材的声音特点。最近我也在看一些数播产品,但是并没有哪个商家是同时代理多个我喜欢的数播,那怎么从每个商家复杂的系统中单独去判断数播的优劣呢?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2 23:50
满心以为校长会滔滔不绝地给我详解其中的道道,谁知道对方送来的只有一句语音“那我们就以此为题写下一次的立体声撰稿组特辑吧”,懵圈两个字是唯一能够概括我当时心情的词语,校长先生这波“骚气”的操作无疑证明了我幼稚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2 23:52
飞行员启示录

因为喜欢音乐,常常在上下班的路上插着耳机见缝插针来一段发烧类的播客节目,《声波飞行员》就是其中之一,版主和几位嘉宾插科打诨,有时也会聊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话题

比如,在某一期的节目中,某版主讲起了“Apple 2 Apple”的故事:如果你在某商家那听到一套满意的耳机系统,你把他整套买下来,带回家,那基本八九不离十。但是如果你在某商家听到一套喜欢的音响系统,你也把他全套买下来,带回家,那就天差地别了

寥寥几句,却道出了一个不易察觉的奥义,即美国俚语中的Apple toApple Comparison,耳机音箱大不同因为耳机系统(耳机+解码+耳放+线材)受到环境的影响相对少,除了供电,不会因为视听者听音距离和周围环境而改变;而音箱系统箱子+解码+功放+线材)到环境的影响就会很大,听音距离,房间大小,声学装修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声装,很多玩箱子的老烧都一致认可声装的重要性,认为声装对于箱子玩家整个系统中占比超过50%。所以,尽量使用自己熟悉的耳机系统来判断器材的好坏是一个相对靠谱的方案耳机系统不仅可以减少干扰因素,而且其另一大优点是携带方便。应用控制变量的比较方法去试着对比器材的差异,短时间内基本能有比较好的收获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2 23:55
每个人心目中的哈姆雷特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就好像每个音响界大佬的心里都有一首试听神曲。在中国立体声的饭圈里,有那么几位知名“哈姆雷特”是不得不提一下的:

首当其冲,是张氏国际的“校长来了”,即1992年《The Hunter》专辑中的《Somewhere, Somebody》(Jennifer Warnes);当仁不让,则是劳模同志的“劳模来了”,即《Acoustic Live》专辑中的《Keith Don't Go》(Nils Lofgren);最后,人称“三张唱片调声哥”的淘乐音响任东先生,有他的《三盲鼠》、《TUTTI》、《Rossini奏鸣曲》。此外,美国乐队Eagles的《Hotel California》也得到了不少烧友的垂青,曲目众多,林林总总,不再赘述。

总之,悠扬小曲也好,恢弘大作也罢。足够喜爱,千遍不厌;足够熟悉,版本、演绎者等家底信手拈来。如此一来,闭目聆听,纵使区区几秒也能够辩出演奏细节、乐器质感在不同设备环境中的差异,对设备选取的评估就也不在话下了。好咖啡、好酒入口瞬间的感受,不过如此,功力到了,便足矣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2 23:57
云端上的脚踏实地

“玄学”这个词,似乎总带着鄙视整个音响界的色彩出现在外行的口中。但作为勤勤恳恳的金牛座,我还是认为对音乐和设备的分辨、理解和判断,是随着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得到强化的,是不断积累的结果,没有捷径,一步一个脚印


相比生活在试听石器时代的老一辈烧友,今天的社会环境给新一代的烧友提供了太多的途径和空间去积累和学习。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云视听成为了烧友们的新宠——Q群、论坛、微博、微信、YouTube等多种网络媒体为大家提供了不同音源、解码、功放、线材的试听比较。通过一些对比录音,可以直观地捕捉到一些器材在演绎不同类型曲目时的特质。「校长和他的朋友们」系列的现场活动也是精彩纷呈,通过类似地活动,可以勇敢的表达出自己实际听音的感受。无论错与对,多和有经验的“老师傅”交手分享,同时也听听“老法师”的描述,深入思考,不断学习,下次就会有更丰富的听音经验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3 00:01
在准备此文的时间里,我恍惚了很久。直到落笔完稿,终于明白了校长先生的这份“厚礼”——在百花齐放的试听领域里,借助撰稿组各位资深发声者的分享才能更全面地表达和阐述对这个问题的想法,也唯有保持着开张胜听的姿态,才能在这个领域里尽快积累经验,搭配出符合自己听音观的系统。

P.S.撰稿人心声


得知中国立体声为时已久,感谢校长先生的邀约,让我这样一个38度5的新烧友也有机会能够在这里发声,或许不够成熟,但也多少代表着新一代初烧的想法、困惑和成长过程。更感谢各位的拜读,希望今后发烧道路上,可以为大家呈现更多把玩器材的真实感受,互相切磋彼此的想法与心得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3 00:06
眼見爲實,耳聽亦真

文  |  永遠的齊祖

作为发烧友,我经常会被友人鄙视,他们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花那么多钱玩这种玄学东西有多大意义?确实,当前无论耳塞耳机还是音响行业充斥着玄学氛围,产品好坏靠枪文,声音优劣靠脑放,直接导致新人不敢玩HiFi(怕被忽悠),老人不肯再投入(怕不如老产品)。究其原因,我觉得音响发烧方面缺乏一个鲜明、公认的评价标准在那,由此给各种“意淫”、“吹水”、“胡扯”带来了滋生的空间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3 00:08
我同时还烧投影设备,虽说离大烧有很大差距,但手头也折腾过不少机器和设备。在视频发烧届,个人感觉玄学氛围相对少了很多,产品好与坏很多时候一眼就能够分辨出来,同时也有色准仪等设备可以很直观的进行调试,因此在商家在产品宣传以及用户在设备选择时,相对也少了很多开脑放。综合这点,我其实在试听音频器材时,一直试图把视频器材测评的理念引用进来,耳听不一定为虚,耳听亦能变实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3 00:09
视频测评领域最基本的要素就是屏幕的分辨率,480P、720P、1080P、4K、8K。音频领域虽然没有分辨率那么严格的区别标准,但是我觉得所谓音乐分辨率的提升,耳朵的感知也是很明显的。因此,我们需要对日常所聆听的系统做一个标准界定,比如把手头的系统定义为1080P画质。面对新系统,所谓的分辨率就是听它的通透度和细节揭示力,越是通透细节越是多,那这个音频系统的分辨率就越高。当然,音频和视频一样,很多时候并不是分辨率越高越能讨好人的耳朵和眼睛,这个接下来再谈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3 00:10
简而言之,我在遇到陌生音响系统时,首先关注的是系统的通透度,通透的系统解析力会好,由此带来人声乐器都有非常强的分离度和形体感,声音的结像鲜明形体感清晰漂亮,感觉乐器就是在自己面前,一首多乐器演奏的乐曲听着非平面化的一块。当然,通透度或者分辨率过高也会带来一些负面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声音容易偏薄,那在陌生系统如何第一时间发现这些问题呢?我觉得在聆听时,首先选择自己熟悉的曲目,若没有,建议首选钢琴演奏曲目。作为音域最为宽广的乐器之一,在聆听时要着重关注钢琴低音区按键后产生的那种扎实感和速度感,如果整体偏薄的话,低频会很虚,钢琴泛音也会很少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3 00:12
其次,视频测评中的色域范围、HDR、饱和度同样能映射到音频领域。色域范围好比耳塞耳机或音箱的频响范围,理论上当然是范围越大越好,这个直接看参数即可(只要商家不吹牛虚标);HDR好比动态,数值越是高,越能明显的反映暗部细节以及低音区的层次感。对于这个方面,我个人经验是选择钢琴协奏曲作为试音,可以关注乐器的分离度以及乐器合奏时的气势,假使系统不过关,这时候会显得非常凌乱,听起来甚至会觉得吵。饱和度相当于系统的风格,或是英国声、或是美国声等,这个其实和你喜欢三星OLED还是喜欢苹果LCD一样,并没有真正的优劣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3 00:14
再次,我个人建议在陌生系统试听时尽量避免发烧人声类曲目,特别是国内制作的部分。由于这些作品特别注重“发烧”,会刻意拉高高频或降低低频,混响也会增加很多后期,就是加了很多“味精”,从音源制作开始就让乐器进行了“失真”,使得播放时往往非常讨好耳朵,一耳朵觉得很HiFi,但这类唱片在越高保真的系统上越放得不好听,对于设备的对比区分有很大坏处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3 00:15
最后,从自身角度来说,聆听对比音频设备和视频设备测评一样,应该避免同一段时间内对比太多设备。人耳和人眼一样,短时间内过多对比容易产生审美疲劳,特别是对于听音经验不多的初烧来讲,有时听多了会觉得怎么听听都一样,没多大区别。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去展会,这边听听那边听听,到最后就是耳朵麻木,得出结论就是贵价设备都是坑货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3 00:21
他聽到的是全套綫材的聲音

文  |  Chrisalex_校長

友人昨夜求助,別人的系統環境與我的完全不同,喇叭和功放都不一樣,怎麽才能知道這個器材聲音好呢?即使聲音好,我又怎麽知道聼到的是數播的功勞而不是功放的呢?説實話校長也沒有客觀好辦法可以解決,但作爲評論員可以憑藉積纍的經驗綜合判斷,一般不會出大問題。應該如何從複雜的系統當中把簡單的事實揪出來,應該很多初燒朋友會有這樣的疑問吧,校長講幾個個人覺得客觀重要的123,避免大家走彎路,如果這些要點講到你心眼裏,請不要吝嗇你的LL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3 00:23
首先確認下系統各環節是否合理,什麼叫合理,就是有沒有蹺蹺板。有沒有太昂貴器材決定聲音走向,有沒有太入門器材成爲聲音瓶頸,如果有這樣的現情況,請想辦法UPGRADE其他器材或者DOWNGRADE這一件器材,令到整個系統搭配合理,沒有蹺蹺板現象。這樣做的好處是:避免將系統裏太昂貴/太便宜器材的聲音帶入測試器材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3 00:24
多年前我曾經在音響店接受過教育,有人搬了一套國產前後級到店裡去推丹拿落地箱,結果出來聲音不錯,客戶定下箱子滿意而回,結果我問駐店老法師,我在其他地方聽過貴價進口功放推這對丹拿,非常難推,為什麼這套便宜的國產器材卻可以推好?老法師笑著回答了一句話:他聽到的不是功放的聲音。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當時接駁使用的音源是MARK LEVINSON的頂級轉盤解碼,更重要的是,全套的接線都是看上去就昂貴的銀彩和音樂絲帶高級型號,說句客觀的話,他的功放加起來或許都不夠一對喇叭線貴,老法師最後話:他聽到的是全套線材的聲音,而不是功放的聲音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3 00:25
可以開始聆聽了,有人認爲越陌生的系統,越應該快速切換,因爲聲音記憶有時效,我認爲恰恰相反,越是陌生的系統越不能快速切換因爲人耳需要一個熟悉的過程,播放三分鐘讓你的耳朵對這套新系統熟悉,我們的認知過程是先熟悉環境,就好像從明亮走進昏暗的房間,你的眼睛需要時間打開瞳孔讓眼睛對昏暗環境熟悉,然後你才能在相對黑暗的環境中安全行走。耳朵也是一樣,先讓耳朵熟悉這段音樂,知道這個框怎麽畫,然後在這個框裏捕捉信息。最好的情況下,先放一首同類型的曲子,然後在下一曲可以對比聆聽,聆聽的時候,采用ABA還是ABABA,或者有人一回合AB就能決出勝負,這個是看個人的修爲和信心,我覺得問題不大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3 00:27
對於初燒,我想提個建議,請摒弃听音响就要古典乐/交响乐的道德模范观念,偏向大動態大编制往往会让你抓不住重点。你就应该听小编制,简单旋律而少乐器的音樂反而容易抓住要领,引起你的听感共鸣。這裏有一個問題,就是選擇你喜歡聼你熟悉的音樂類型,大部分人喜歡聼弦樂與人聲,這是我們平時聼得最多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音樂類型,那就好,就聼這些,尤其是人聲,我們平時講話都在接觸人聲,所以它更能抓住聲音的特點,讓你的耳朵引起共鳴。如果你平時基本不聽古典樂交響樂,卻因爲某某大燒“測試音響就要用古典音樂,不聽交響的評論都不靠譜”,那你大可不必爲了他而去聼古典樂或交響樂,我們先要理解,爲什麽他會有這樣的説法,因爲古典樂/交響樂裏有很多真實樂器存在,而且各種樂器的音色捕捉能夠呈現出不同頻段的素質,豐富的樂器能夠體現聲音的兩端延伸,另外大動態能夠測試頻響範圍與低頻下潛等素質,這些他們說得都對,但并非一定要用古典樂才能瞭解。去年剛剛卸任,擔當美國發燒天數《Stereophile》主編之位長達33年歷史的John Atkinson先生,一般聆聽比較會選擇三段音樂,第一段是他自己錄製的Cantus無伴奏男聲組合的Curtis Mayfield名曲《It’s Alright》,第二首是美國現代作曲家Eric Whitacre的合唱作品《Water Night》,第三首是法國管風琴家Widor作品,單一樂器管風琴演奏的《Toccata》,你看,世界頂級評論員John Atkinson都會選擇現代派音樂,但有一個前提,或是他錄音的,或者是他聽慣而熟悉的,這點很重要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3 00:29
什麽聲音叫好,什麽聲音叫不好?各花入各眼,我就見到過唯以密度論英雄的發燒友,也見到過追求放鬆最好睡着的發燒友,以個人愛好來評判當然無傷大雅。作爲一個音響評論員,面對複雜系統判斷器材好壞,首要標準不是好聽耐聽,而是能否分辨不同樂器的不同音色,再進一步,能否辨別同一樂器不同演繹的差別,打比方來説,一段弦樂出場,要瞬間明確是小提琴還是大提琴,分辨不出騷瑞;同樣是大提琴,不同時代的兩把琴,不同演奏家的演繹是不是聼上去不同的,如果斯塔克和馬友友都拉一把琴,那就阿姆騷瑞了。所以,不管在什麽系統裏,A能夠抓住不同樂器之間的音色差別,關注同一樂器之間的演繹差別,B器材沒A這麽明顯,那麽大機率A器材水平更高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3 00:30
最後講一個你們覺得玄學的,好心情好精神特別重要!與老婆剛剛吵完架或股票剛剛跌停板的,不適合聆聽對比;還有就是精神狀態不要萎靡不振,晚上吃飽老酒或加班凌晨剛回來,都屬於缺乏敏銳的耳朵,不適合對比。有了合適的心情和敏銳的耳朵,就能事半功倍,親愛的朋友們,祝你成功!



作者: chrisalex    时间: 2019-6-13 00:34
今次的特輯到此結束,我們的故事講完了,也歡迎大家跟帖交流您的心得體會,謝謝
作者: 巴人    时间: 2019-6-13 00:50
校长辛苦了
作者: luckytowns    时间: 2019-6-13 09:04
太有营养了
作者: 流氓才子    时间: 2019-6-13 09:54
看完了,发现大家写稿之前虽然没有特别沟通,但是成稿之后,共性还是很一致的
作者: helloyj    时间: 2019-6-13 10:31
受教受教,LL
作者: inspirlg    时间: 2019-6-13 11:10
LL
作者: 影音玩家    时间: 2019-6-13 12:51
必须奉上LL
作者: wwwping2011    时间: 2019-6-27 12:21
都 LL !
作者: mpwxw    时间: 2019-7-15 17:00
看完了,好、好、好
作者: brainless    时间: 2019-7-15 22:59
完全无法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做任何判断。。这个真的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如果那个陌生的环境的试听时间还不长。。所以自己感兴趣的只能买回来听听。。。。
作者: justicet    时间: 2019-7-16 19:25
大作!!!
作者: luckyjamesriver    时间: 2019-7-22 21:29
文案的配图最LL
前几篇和最后一篇LL

只有一点感觉有点儿过了,捧校长的内容偏多,难道是为了发表的需要么?
作者: james_0075    时间: 2020-12-7 08:41
文章写得很好,照片也很有启发,就是看完后还真不知道应该怎样去试呢? 用人声不行;用交响不行;用大作品不行;初烧到底应该在不熟悉环境里怎样较正确地决定一套系统的好坏呢?




欢迎光临 立体声论坛 (https://www.stereosound.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